也不知要干什么,也无甚么口令。
只有马的嘶鸣和响鼻声。
旁边的队伍却无声无息地开始移动。
宋双不知那是各色军旗在指引,只见自己的队伍动了,便紧跟了跑。
这一路向南一跑就是五天,天方亮便行军,中间休息四次,天黑了官路边扎营。
宋双记得这路,正是从翠城到风野城的大路,只走的方向相反。
宋双记得没错,过了塔城又过麦城,第五日夜晚已在麦城外南面扎营。
但在这里扎营的约摸也就三百来人,这个明显,除了前面齿形大旗两面小旗,后面隔开着的就三面小旗,三个略微隔开的队伍,前后张望就能看得见。
那些人马哪里去了,象是出了塔城时,就陆续地少了。
从翠城到风野城,宋双和李黑走了两个多月。这一次从风野城到麦城,也只少了六、七十里路,少了趟渡河,只用了五天。
但腿确实是又酸又胀又硬又疼,实在不愿再走一步。
但现在宋双是军人,只要大军在走,宋双就不能停下。
睡前先隔着棉裤把腿搓了揉了,整个人便缩成一团裏进毛毡里,连脑袋也裹了进去。
即便如此,还是冻得发抖。那浸过油的布幔帐篷根本挡不住风,也挡不住寒气。身下点过火的地面先前还摸着热,躺下不一会,寒气就渗透了干草,感觉那毛毡都冻得硬梆梆的。
原本军营里的屁臭、脚臭、汗臭都闻不到,鼾声呼噜声也小了许多,象是都给冻住了。
都不由地往中间挤,那本来不大的十人帐篷,边上的一圈都空了出来。
这一趟出来是做甚么,是训练?还是打仗?若是训练,怎偏偏拣这大过年的时候。若是打仗,该往北面去,怎倒往自家地儿里走。
但不管是训练还是打仗,果然如“老孬”师父所说,这当兵苦。
确切地说,是当个真正的兵,苦。
冻得睡不着,但毕竟累了,宋双脑子里琢磨着,也渐渐迷糊了。
队伍没有往沙河那边走,天亮时转向西面进了山。
只是刚进了山,队伍又分成了两部分。那两队向西南去了,宋双这一队一百人便在背风山崖边扎了营,有吃有喝一待就是四天。这又是做甚?问了旁边人也没个回答。
再拨营时只向西行,领头的是那抽过自己一鞭子的将军,宋双问过伍长,这将军姓傅。
进了山更是艰苦。
远看时,那连绵的山只似平川上堆着的布,平平缓缓无甚高度,只一些褶子罢了。
进到山里方知山路难行。
拉帐篷锅灶的辎重马车没进山,连那傅管领都弃了马步行。毛毡干粮水袋不说,马车上卸下来的绳索钉锤也分到各个伍里,轮流着背。
既便宋双在山里待了几个月,也天天翻山越岭。只这连续几天整日跑,入了山更是越走越高,两条腿撑着身子尽是向上的路,宋双也感觉吃不消了。
又跑了两天,夜间休息时也无帐篷,也不让点火。只抿几口水吃干饼子,睡觉也只能拣背风的山凹,团缩在毛毡里。
第三日晌午时,队伍拣一个避风的沙河休息,这沙河自然不是那浑浑黄黄流着水的大河,却是山里到处可见的,山洪过处的干涸河道。
这一日却是休息得早,晌午时坐下吃罢干粮,那将军传下令来叫就地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