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于府变安宅
“于戈娇,于戈鲁,于戈山,你们听好了,打今儿个起,你们都不要再回家了,老老实实地在这里念书写字。你们的爹和娘都出远门了,等你们把书念好,你们的爹和娘就来接你们回家。另外,你们的爹有可能跟那些洋学生党有瓜葛,你们要想活命不受连累,就对谁也不要提起你们的爹娘是谁,知道吗?”
三个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先生没有回答
“听到了吗?!”
先生压低声音呵斥孩子们。
“听到了!”
孩子们略带恐慌怯生生地答应着,先生点了点头,看着这些稚嫩的孩子,心里有些酸楚。
“好孩子,你们放心在我这里住着,好生读书,长大了做个好人,堂堂正正地做个好人。如果有人打你欺负你,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
孩子们齐声回答。
“生气吗?”
“生气!”
“所以,孔圣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受人欺辱,就不要像你爹那样老是欺辱乡亲们和百姓,人家也不愿意受欺辱,人家也会生气的,他那样做会遭报应的,知道吗?”
孩子们好像听懂了,使劲点着头,奶声奶气地回答:
“知道啦!”。
于戈鲁举起手想要说话,先生微微一笑点点头:
“师父,俺娘说了,要听师父的话,好好写字念书,当好人,不欺负人,长大了挣钱买洋馍馍吃,也给师父买。”
先生开心地一笑:
“真是个乖孩子,有志向。”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回书房了,先生让他们都在自己的座位坐好。先生也正襟坐好,清了清嗓子:
“学子们,念书写字是汝等(你们)人生的启蒙,世上,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大事,才能做国家的栋梁,唯此为大。孔圣人是吾辈所有读书人的圣先祖,圣人的宅邸离吾辈不甚远,如果有机会为师则会带汝等(你们)去祭拜,去感受学识的浩然之气也。在座的有些学子,今日没能遵循好师道学规,幼稚贪耍而不习文,为师亦未能尽师责尽师表,故,为师须誊写药书医书,汝等誊写三字经,须以示惩戒。”
先生语重心长地教诲着年幼的学子们,你仔细听,书房有细细的研磨声,有轻柔的翻书声,有小心折叠宣纸的沙沙声。先生和他的学子们,沉浸在读书写字的愉悦中。
许久,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两城镇的喧闹声沉寂下来,懒散的太阳扭扭屁股不情愿地躲在郁郁葱葱的五莲山身后,只露出半张羞涩的脸庞,通红通红的光芒,悄悄把天空中,原来雪白的云彩染成血红色,把翠绿的松柏树染成血红色,把金黄的沙滩染成血红色,把蔚蓝的层层波浪染成血红色,把涨得鼓鼓的船帆染成血红色,把晾晒的一张渔网染成血红色,把袅袅的炊烟染成血红色。多情又撩人的海风吹拂着有些疲倦的两城镇,在炎热的夏季,给辛劳的人们带来令人惬意的凉爽。
躲在黑黑的角落里憋了一天不敢露脸的蛐蛐儿借着暮色偷偷溜达出来透风纳纳凉,它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打搅,没有天敌窥探,才壮着胆子在草丛中墙缝里探出头,吃力地拉长它那粗短的脖子,挥舞着细细的两根长须,感觉没有异常后,动情地使劲抖动着薄纱般的黑翅膀,给它那热恋着的蛐蛐儿伴侣发出谈情说爱的时间到了的信号,给劳累一天有些疲惫的人们带来一声声清脆悦耳令人陶醉的曜(di迪)鸣声,此起彼伏的叫声像是舒伯特的钢琴小夜曲,像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蛐蛐儿们所不知道的是,几个调皮顽劣的小宝宝,正顺着鸣叫的声音悄悄地靠近它们。
“海蜇,这里有个大将军!”
于戈娇使劲压着嗓门捏着鼻子招呼小海蜇,小海蜇弓着腰正往前摸索着探路,他回过头把一根手指压在嘴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