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残阳泣血
抱着冰冷的乌木剑匣,顾彦舒踏出了顾氏祖宅那早已不复存在的门槛。每一步,都踩在凝固发黑的血浆与混杂着骨灰的焦土之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黏腻声响。
身后,是焚尽百年荣光的余烬,是至亲血肉浇灌的焦土,是无数不肯瞑目的眼睛在灰烟中明灭。
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那铺天盖地的血色便会彻底吞噬他残存的意志。
晨光熹微,却驱不散笼罩着这座城池的死亡阴霾。昔日还算繁华的街道,此刻已沦为鬼蜮。
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焦黑的梁木横七竖八地倒伏,未熄的火焰在残骸深处苟延残喘,吐出缕缕青烟。
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焦臭、血腥,还有一种令人作呕的、肉类烧糊后混合着排泄物的怪异气味。
更多的尸体。
它们以各种扭曲的姿态铺陈在街巷之中。有被一刀断喉的商贩,临死还死死攥着半串铜钱;有被长矛钉死在自家门板上的老者,浑浊的眼睛空洞地瞪着铅灰色的天空;
更多的,是妇孺老弱,衣不蔽体,或被开膛破肚,或被随意砍杀,曝尸于道。乌鸦成群结队,聒噪着落在这些残破的躯体上,肆无忌惮地啄食着腐肉,猩红的眼珠转动着,对蹒跚而过的顾彦舒毫无惧意。
更让顾彦舒胃部翻江倒海、几欲呕吐的,是散落在瓦砾间、路沟旁,那些被啃噬得干干净净、布满深深牙印的白骨。
有的纤细,显然是孩童;有的粗壮,属于壮年。那绝非野兽齿痕,分明是人!是那些如同地狱恶鬼般的胡骑,在杀戮之后,竟行此禽兽不如之事!
一阵寒风卷过,带起地上的灰烬和几张染血的纸片,打着旋儿扑在顾彦舒脸上。
他身体剧烈地一颤,仿佛那灰烬是亲人的骨灰,那纸片是未烧尽的族谱。
他死死咬住下唇,口腔里木屑的苦涩和血腥味再次弥漫开来,强行压下了喉头的酸涩。
活下去。娘说,活下去。
他抱紧了怀中的剑匣,冰冷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衫,刺入骨髓,也带来一丝病态的清醒。他辨认了一下方向——南门。
父亲曾说,京都洛阳在南。户部侍郎林书豪,父亲的故交,在洛阳。
那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飘渺的希望。
他开始向南移动。脚步虚浮踉跄,如同踩在棉花上。饥饿如同无数只小虫,啃噬着他的胃袋,带来阵阵绞痛。
三日枯井,仅靠啃噬朽木和吞咽青苔虫蚁维生,早已耗尽了他身体的元气。
更糟糕的是,从井底爬出时被碎瓷划破的小腿伤口,在污秽泥泞和一路的摩擦下,开始隐隐作痛,传来一阵阵灼热感。
他避开大路,专挑那些被焚烧得只剩残垣断壁的小巷穿行。倒塌的墙壁时常挡住去路,他只能手脚并用地攀爬翻越。
锋利的瓦砾和断裂的木刺一次次划破他本就残破的衣衫和皮肤,留下道道血痕。每一次发力,都牵动着腿上的伤处,带来一阵钻心的刺痛。
死寂的城池里,并非全无活物。偶尔,他能听到远处传来几声胡骑肆意的狂笑,或是女子凄厉到不似人声的短促尖叫,随即又戛然而止,只余下令人心胆俱裂的寂静。
每当这时,顾彦舒便会立刻僵在原地,屏住呼吸,如同受惊的兔子般蜷缩进最近的阴影里,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破膛而出。直到那声音彻底消失,他才敢小心翼翼地继续前行。
正午的日头毒辣辣地晒下来,却驱不散满城的阴寒。顾彦舒只觉得口干舌燥,喉咙里像是塞了一把滚烫的沙子。
他路过一口水井,井沿边倒伏着几具尸体,井水浑浊不堪,漂浮着不明的污物。
他只看了一眼,胃里便是一阵翻腾,立刻扭过头去。求生的本能与极度的恶心感在体内激烈交战。
他找到一处被烧塌了半边的民居,勉强能遮阴。他靠着冰冷的断墙滑坐在地,小心翼翼地放下剑匣。
解开缠在小腿上的、早已被血和泥浆浸透的布条。伤口暴露出来,边缘红肿发亮,中间一道不算深但皮肉外翻的口子,正缓缓渗出浑浊的黄水,散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腥臭。
他倒抽一口凉气,心沉了下去。伤口,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