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走在路上,沿途中,出城祭祖的行人络绎不绝。或步行,或骑马,或坐车,或乘轿,众人的手上,都带着祭祖的祭品。
苏家的行进队伍,浩浩荡荡,顿时引起了路人的关注,纷纷驻足侧目。
“这是谁家车队?怎么如此奢豪?”
“看这情形,好像是苏家!”
“苏家?哪个苏家?”
“还能是谁?经营布庄、住在柳衣巷的那个富商苏家呗!”
“听说苏家大公子苏康已经在会试中中魁了,苏家出了一个进士老爷,自然就如此耀武扬威了!”
“怪不得,能如此豪横!”
……
路人指指点点,众说纷纭,眼中充满了敬畏。
商贾人家出了个能当官的进士老爷,这可是妥妥的官商一体啊,既有钱又有势,当真是羡煞旁人了!
车厢里,苏康和吴青枫坐在一侧,与柳青和苏怡相对而坐,大眼瞪小眼。
“大哥,表哥,你们说殿试后,皇帝会给你们授个什么官呢?”
略显沉闷的车厢里,苏怡率先开了口,扑闪着大大的眼睛,侧头问道。
她现在已经从崇拜二哥,变成大哥苏康和吴家表哥的迷妹了。
同时,她的心里,还惦记着一个人的前程,那就是常钰公子。
当她偷偷前去查看会试榜单,发现她心心念念的钰公子也赫然上榜时,很是欢喜,自然就极为关心殿试后的结果了。
“谁知道呢?殿试都还没有开始,现在就想这些,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苏康闻言,就哑然失笑了,看着苏怡,揶揄地反问道。
“据说,殿试后,三等同进士出身也能外放任个县丞、县尉之类的地方官,留京可以任个秘书省校书郎、着作郎之类的京官,至少是正九品。至于二等进士出身和一等进士及第的,品级更高,授官也会更好。”
吴青枫则是满脸的兴奋,兴致勃勃地回答道,说着说着,他是一脸的向往之,两眼放光了。
“哦,这样啊!”
苏怡听罢,不由得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在想着,钰公子能授个什么官,若是能够留京任职,那该有多好!
“怎么?小妹,莫非那个常钰公子也考中进士了?你在为他担心?恭喜了啊!”
苏康很能察言观色,见到她一副沉思的样子,略作思忖,就洞悉了其中的奥秘,便含笑打趣道。
“大哥,胡说些什么呢?我哪有!”
苏怡听罢,却不干了,狠狠地白了苏康一眼。
但她面颊绯红,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哈哈哈!”
苏康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