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奖金的领取方式有两种 > 第1章 李根这家人六十二(第1页)

第1章 李根这家人六十二(第1页)

李根这家人(六十二)

一转眼,明天就是1997年元旦了。下午,李丽正在审阅校样,手机响了,一看是家里的座机号码,是妈妈打来的。妈妈说,你元旦放假,今天晚上可回来?李丽告诉妈妈,明天上午夏颖姐姐订婚,半个月前就给我说了,让我和赵聪一起参加她的订婚宴。李丽问妈妈家里可有事情?妈妈叹了口气说,这几天,你爸爸身体很不好,晚上咳嗽的厉害,一整夜都不能休息,痰里还带血,我想你如能回来,先安排他到县医院看看,检查一下。我怎么劝他,他都不愿意去医院。李丽说,那这样吧,我给爸爸电话,让表哥明天上午把爸爸送到省城来检查吧,等会儿我来安排医院。妈妈说,明天上午你不是有事情吗,你怎么能抽开身呢,要不后天吧,你明天下午回来看看再定。李丽说,那好吧,我和赵聪吃过中午饭,就回去。妈妈说,那你忙吧,我挂了!李丽放下手机,看了看挂钟,已四点半了,于是,她抓紧时间,把剩下的几个版面审核完了,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整理了一下,放进已审核文件盒里。李丽沉思了一会儿,便拨通了张燕的电话,请她过来一下。张燕很快就到了,急忙问李总编可有事情?李丽将刚刚放进去的校样,拿了出来,用铅笔在最后两篇散文处,画了个大圈圈,请她帮我再看看,是否有错误没有审核出来。张燕也是新闻系本科毕业生,平时也写点诗歌和散文及随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张燕接过校样,拿到茶几上,认真阅读着,仔细检查是否有错字,病句表达不清楚,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两篇文章都不长,张燕看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拿起校样走到李丽办公桌前说,这最后两篇文章,没有问题,我看您已经签过字了,怎么还让我看啊?李丽抬起头,指了指旁边的靠椅说,你坐下。张燕把校样递给了李总编,慢慢的坐下了。李丽说,我刚才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父亲身体不好,让我下班后回去,可你是知道的,明天元旦,夏社长订婚,提前好多天就跟我说了,请我和你赵聪哥参加,我只能跟妈妈说,我明天下午才能回去,放下电话后,情绪有点不稳定,我就把最后的两篇散文看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就是心里不踏实,所以,叫你过来帮我再看一下。张燕说,原来是这样,您是怕受情绪影响,出现波动,会出问题是吗。李丽说,是这个意思。张燕说,以您的冷静与定力,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应该都不会受到影响的。李丽说,你啊,把我看高了,我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张燕说,可您和别人都不一样,夏社长我不了解,好像你们都是一类人,都异常的清醒、冷静、沉着,不轻易表现出自己不稳定的情绪,正如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的让人佩服。李丽说,张燕不错吗,学会分析人了,还能随口用典,看来,我没有看错人。张燕一阵欣喜,便问李总编,那前面的几篇也没有问题吧?李丽说,肯定不会的。因为我每次审阅校样时,非常专注,连办公室的门我都销上了,手机也调到静音模式,就是怕打扰。张燕说,那后面两篇文章,我再看一下吧。以防有错。李丽说,行啊,就要有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才能保证不出错或少出错。张燕再次阅读最后的两篇散文,读完后,仍然没有发现问题,这时,张燕想,还有时间,我把上面的几篇文章也看一遍吧,张燕认真地审阅起来。李丽看了看时间,五点多了,就问张燕还没有看完啊?张燕说,快了,还有一点点。张燕全部看了一遍,又把校样递给了李总编说,我全部都看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李丽说,谢谢你了,这下我也放心了。张燕看到李总编好像轻松了些,这才表情严肃的问李总编,李叔叔生的什么病啊,你带他到省城来检查吧,我有个同学在省立医院当医生,我可以请他帮忙找人检查的。李丽说,等我明天回去看看再说吧,如需要,我给你电话。张燕说,需要我帮忙,您就只管跟我说。李丽说,行吧,你也该下班了。张燕说,元旦快乐。李丽说,新年快乐。张燕出了办公室,李丽想,这个张燕还真的不错,看到她阅读文章的认真精神,值得信任,将来我审核后的文章,都可以让她再审阅一遍,以保证不出错误。李丽想着想着,嘴角不自觉的向上扬了扬,一种喜悦之情,慢慢弥漫开来,沉浸在幸福之中,一时,遐想连篇。突然,手机振动了起来,打开一看,是倩倩打来的,李丽想,我正要找她呢。接通后,倩倩说,姐姐下班没有啊,晚上可回老家?李丽说,明天有事情,今天就不回去了。便问倩倩,你会去吗?倩倩说,表妹郭琳琳从武汉回来了,晚上我们一起吃个饭吧!李丽说,我正要找你呢,这样吧,你先过来找我,我给你赵哥去个电话,让他开车过来,我们今晚提前欢度元旦吧!倩倩说,好的,我和表妹一起过去可以吗?李丽说,可以的!倩倩高兴的手舞足蹈,立即给表妹打电话,让她打的来接她,一块去见李总编辑。表妹半信半疑地说,真的吗?倩倩说,我们晚上还要一起喝酒呢!这下表妹琳琳相信了。便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和发型,出门打的去接倩倩姐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丽看时间快到五点半了,就给赵聪去了电话,赵聪说,我正准备回呢,你需要接吗?晚上吃点什么啊,我提前准备一下。李丽说,我不要接,你也不要准备晚上吃的,倩倩马上带她表妹郭琳琳过来,晚上一块小聚聚。算是提前庆祝元旦了。赵聪说,那我还是开车过去吧,在那里吃饭,没有车子不行,不能老是打的吧。李丽说,也好,那你开过来吧!李丽挂了电话,听到有敲门声,就说,请进。只见,倩倩推门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女孩,着一身素装,清秀淡雅,素面恬淡,身高与倩倩相仿。倩倩走到李总编辑办公桌前,李丽站起来和倩倩打了招呼。倩倩扭过头看着郭琳琳,给李丽总编说,这是我表妹郭琳琳,现在是武汉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并给郭琳琳说,这位就是你崇拜的对象李丽总编辑。李丽伸手与郭琳琳握手说,欢迎郭琳琳,请这边坐,并指了指沙发,让倩倩泡两杯茶水过来!

郭琳琳说,李总编辑,您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的杰出代表,也可以说,您是一位成功人士,您的成就,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李丽说,谬赞了,我只是机遇比一般人好点。郭琳琳说,您能给我说说,文学创作的人民性吗?李丽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所谓文学的人民性,在当下可以理解为文学创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反映人民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也可以定位为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吧。至于如何理解文学的人民性?

我想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与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强调文学应当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理想,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阐释,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文学为谁而作”“文学如何代表人民”等问题展开。

一、文学人民性的核心内涵。首先,是题材的人民性。作品内容应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社会现实和命运变迁,而非仅局限于精英阶层或抽象的艺术表达。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聚焦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其次,是情感的人民性。文学作品应表达人民的情感共鸣,如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苦难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的奋斗与挣扎,引起广泛共情。第三,语言的人民性。

文学表达应通俗易懂,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用通俗的语言描写,避免过度晦涩或脱离现实。

如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小说,采用民间口语,贴近农民读者的阅读习惯。第四,价值的人民性。文学应传递符合人民利益的思想观念,如反压迫、求解放、颂扬劳动等。

例如,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劳动人民的质朴与伟大。

二、文学人民性的历史演变。第一,古典文学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文学虽多为士大夫所作,但仍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倡导“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第二,近现代文学的革命性与大众化。五四运动后,鲁迅、茅盾等作家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推动了解放区文学的通俗化、大众化。

第三,当代文学的多元化表达。改革开放后,文学的人民性不再局限于政治宣传,而是拓展为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书写,如余华的《活着》等。

三、文学人民性的当代挑战与争议。

第一,商业化与媚俗化。部分网络文学为迎合市场,过度追求娱乐性,可能导致思想深度的缺失。

如何平衡“人民喜闻乐见”与“艺术价值”成为重要课题。

第二,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张力。

纯文学(如残雪、格非的作品)往往被认为“曲高和寡”,而通俗文学(如网络小说)可能缺乏思想性。

理想的文学人民性应兼具艺术高度和大众接受度。

第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保持本土特色,同时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学的人民性,是一个重要议题。第四,文学人民性的当代意义。文学的人民性并非简单的“迎合大众”,而是要求作家深入生活,真实反映人民的情感和需求;提升艺术性,避免低俗化或口号化;承担社会责任,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至于,文学的人民性与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本质区别。二者在关注现实、反映社会等方面有重叠,但核心理念和表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倩倩看到表妹像是在听教授讲课,就说,表妹啊,第一次见的李总编辑,就要让人家给你讲课啊,你准备付多少课时费啊。李丽说,我哪敢给大三的中文系学生讲课哦,自己都没有进过大学的门,就是在闲聊,不成体系。李丽跟倩倩说,你妹妹所问的都是专业性很强话题,鉴于时间问题,还有一点就聊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之,人民性是价值导向,写实主义是创作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写实中注入人民性,既保持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传递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