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三百贯是多少人民币 > 一章 殷实人家(第1页)

一章 殷实人家(第1页)

长山胡同里有座四合院,院里住着四户人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道士和两位尼姑。

道士三十出头的年纪,也不知道有甚本事,常年身着一袭道袍,手持拂尘,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几分超脱尘世的淡然。每日清晨,他都会在院中摆开蒲团,迎着第一缕晨光打坐,有时也口中念念有词,似在与天地神灵沟通。

两位尼姑没人知道哪个是妻哪个是妾,三年前跟着道士住进四合院还了俗,如今已经满头青丝。

两个女子二十四五岁的貌相,微微有些发福,长的中等身材,很有两分讨喜,平日里会在小院的一角种下一些花草,浇水施肥,悉心照料,仿佛那些花草便是她们的信仰寄托。

道士会出门云游访友,偶尔带回一些山中的草药;而两位女子则留在院中,或刺绣,或抄经,静谧又祥和。

第二户人家也就是四合院的房东,姓花,老夫妻两个领着孙女靠出租房舍生活。

花小楼今年四十五岁,花婶比他小一岁,老两口养了个儿子,儿子下生就药罐子不离手,勉强养大娶了个媳妇,媳妇怀孕七个月,药罐子灯尽油枯,老两口白发人送黑发人。

儿媳妇生下个女婴,孩子三岁时,扔下女儿跟着个货郎走了。

一晃十年过去,花半夏今年十三岁,个子不矮有些偏瘦,单眼皮随了她爹,白白净净随了她娘,为人几分木讷,从不主动与人说话。六岁时花小楼给孙女找了个先生,跟着先生学了三年,三年后先生进京赶考,从那后再没见回。也不知道考上没考上,倒留下了两箱子书,半夏无事就捧着书发呆,没人知道她是看书还是只是发呆。

花婶是个热肠子,嘴一份手一份,缝缝补补什么也都会。

第三户姓张,张寡妇三十八,领着两个儿子靠给人打零工生活。

两个儿子一个叫张大勇一个叫张大柱。

大勇十七,大柱十五,两个小子倒老实本分,机灵也仁义。

第四户姓徐,徐大妮今年十六岁,带着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也靠给人打零工生活,没爹没娘,只有个叔叔也从无往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徐大妮有几分泼辣,人不大嗓门大,是一家之主。

四户人家奇妙的凑在一起,日子不咸不淡的倒也各自太平,难得的融洽。

青台县是东五郡位置最好的县城,这里的良田多,商铺多,达官显贵多,讨饭的也多。

用花婶子的话讲,他们花家也是殷实人家,毕竟一百五十贯的四合院不是谁都买的起的。

斗米也才十文,一百五十贯……也确实不是普通人敢想的。

五月初一,天刚蒙蒙亮,徐大妮起来生火做饭。灶房里,熟练地往灶膛塞了把干柴,火星四溅,火苗“呼呼”往上蹿。

今儿早饭打算熬点玉米糊糊,再烙几张饼。仔细着从瓮里舀出几瓢玉米糁,在清水里淘洗干净,倒入大铁锅里,添满水,盖上锅盖等水开。趁着这会儿,又从面缸里挖出一大块面,搁在案板上揉起来。面团在她粗糙又有力的手中翻滚,不一会儿就变得光滑有韧性。把面团分成几个小剂子,擀成薄饼,撒上些葱花、盐和油,卷起来再按扁,重新擀成圆饼。

锅里的水开了,玉米糁在锅里翻滚着,散发出阵阵清香。徐大妮用勺子搅了搅,防止粘锅,把擀好的饼贴在锅边。灶火舔着锅底,饼渐渐变得金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不一会儿,早饭做好了。玉米糊糊浓稠香甜,烙饼外酥里嫩。饭菜端到桌上,又切了一碟自家腌的咸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