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天后,终于抵达禹州,就在姜余一行人刚刚入城,就有人去通知了顾文承。
顾文承放下手里的笔,从后面架子上的一个精致盒子里翻出来个明黄色的丝绸卷轴,直接跑出去,也不管后面人是不是能跟上。
顾文承看着骑在马上的姜余,虽然比走之前瘦了些,但精神头还不错。
姜余看见顾文承之后直接翻身下马,他记得小跑到顾文承身边。
“文承哥我回来了!”要不是周围人多,姜余都想直接挂顾文承身上。
顾文承笑着看向小余,然后拿出一封黄色的圣旨,圣旨并没有打开。
顾文承看着姜余道:“陛下有旨,姜余建造水泥路有功,特赐从九品户部行用库副使。”
姜余:……啊?啥玩意?
第143章义学(捉虫)
啥玩意?
自己怎么变成官了?
姜余不可置信的看向顾文承,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顾文承轻咳一声,装模作样的看向小余,表情严肃,“姜余,还不接旨吗?”
姜余立马反应过来了,“臣叩谢陛下圣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姜余起身接旨,再然后就跟着顾文承一块回去。
路上姜余好奇的小声问:“文承哥,我怎么突然被赐官了?”
顾文承道:“正九品的户部行用库副使,只是个虚职,陛下是看中你修水泥路有功才赏赐的。两日前,上面来人接手了禹州的石灰矿。”
顾文承转头看见姜余的表情,就知道姜余应该是想问,上面怎么没有奖励他。
顾文承压低声音接着道:“我来禹州还不到一年,这次虽是有功,但上面也不好贸然提拔,而且咱们夫夫一体,陛下奖赏你,就是奖赏我。”
其实嘉隆帝还真是这样想的,水泥路的事情一报上去,嘉隆帝立马就明白了这东西的战略价值。
于是嘉隆帝当即召自己的智囊团入宫,等到了后面却在如何赏赐顾文承上面犯了难。
顾文承到禹州才半年多,若是直接升官那么刚刚被顾文承治理了个开头的禹州就得扔给其他人,这不合适。
至于赏赐顾文承的父母?也有问题,因为顾文承是寒门出身,他父母之前都能普普通通的农户,要赏赐也只能赏赐一些金银细软,这样显得皇帝也太小家子气了。
后面还是礼部尚书提醒,这次水泥路的事情顾文承的契弟姜余在其中出了大力气,陛下何不赏赐姜余。
就在众人诧异的目光里,嘉隆帝一拍脑门直接往姜余身上按了一个官。
这其中还有一道隐藏的意思,就是皇帝认可姜余作为商人在禹州做的一切。
如今朝廷开放港口,正在进一步收服琉球,朝廷开海,南方那些豪强乡绅自然不满,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君,舟也;人,水也。”其中的“人”指的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豪强士族。
嘉隆帝通过这一点来告诉新建港口那边的豪强乡绅和同豪强有联系的官员们老实点,别老和朝廷对着干。
皇帝高瞻远瞩,并且一视同仁,今天能给一位有功劳的商人赐官,明天若是南方有人能做出功绩,也会有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