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九天的时间,转眼间就飞逝而过了。
刚过了中元节,次日,即七月十六这天,就是院试的日子。
头天晚上,为庆祝中元节,苏康便跟着奶奶、父亲和二房、三房的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席间,老爹苏喆便出言询问他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他只是淡然回应,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二房、三房的人听罢,却都嗤之以鼻,半点都没有相信他所说的话。
你才看了九天的书,就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这骗谁呢?
你以为你是神童吗?
真是大言不惭,把牛皮都给吹上天了!
对于他们的耻笑,苏康置之不理,也不以为意。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对于他们,苏康真的是无话可说,也犯不着。
吃完晚饭后,苏康就立刻返回了自己的小庭院。
在柳青的帮助下,苏康便开始收拾考试所需的一切书写用品,装入备好的小书箱里。同时,把当天让柳青为他准备的牛肉干、兔肉干、果脯、煎饼、水囊等饮用品装入食盒中,一一备好。
七月十六这天凌晨,天气晴好,苏康早早地就起了床。
洗漱一番,吃过早点,苏康便背上小书箱,由于天色太早,为了柳青的人身安全,他便婉言谢绝了她为他送到府学去的好意,自己一个人提着食盒,就出了门,趁着迷蒙的晨色,独自前往府学贡院,踏上了科举考试的第一步。
院试,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环节,它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算是科举资格考试。
院试分为正试和复试两场考试,每场考试的时间均为一天,即每场考试都是在早上入场,晚上之前交卷。
第一场考试就是正试,考试的内容有经义、策问和诗赋。
正试后,考官会从这场正考中先圈出一批成绩最优秀的考生入围,剩下的人再进行一次考试,这就叫复试。复试后,再从中遴选出一批成绩最优秀的考生入围。这两批入围者,就是本次院试的幸运儿,意味着他们通过了院试考试,就可以有资格参加下一轮次的考试了。
苏康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在正试中一次过,不用参加复试!
来到府学贡院后,经过简单的搜身后,苏康便踏进了考场,来到自己的座位号坐好,等待考试。
辰时四刻,考试正式开始。
苏康拿过试卷一看,就发现试卷上只有四道题,第一道题是填字,即把题目上缺失的一段文字补充完整,这段文字是从某个儒家经典中摘取出来的,主要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第二道题考的是经义,题目给了一段从《五经》中摘取出来的文字,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主要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道题考的是策问,题目提出了一个有关当前世风日下文恬武嬉的问题,问考生该如何应对;第四道题考的是诗赋,题目要求以“秋”为题,赋诗一首。
苏康认真地查看了一下题目后,就心中有数了。这些题目对于他来说,并不难!
于是,苏康便拿出砚台和墨石,拧开水囊倒点清水在砚台上,开始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