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锦儿鼓着腮气咻咻道:“姑娘,他们就是故意的!”
落英扯扯她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多话。
姜梨却一脸平静,“我知道他们是故意的,他们把我当作对手了。”
锦儿哼了一声,抬起下巴,“姑娘的本事他们是没有见识过,若是姑娘的花圃建成了,这平阳就没有对手。”
“只是,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啊,姑娘?”锦儿有些苦恼,“或者跟晏将军说说,让他去把这些刁钻的掌柜教训一顿,乖乖将花苗卖给我们。”
“想要以势压人?”姜梨有些好笑,“锦儿,要想在这花行里争得一席之地,哪有那么容易。晏将军还有很多事情,这样的小事不需要烦他。”
“距离这里几十里的牛头山便有很多农人种植花木,明日我们到那边去看看,说不定花苗的问题便解决了。”姜梨胸有成竹。
这些普通的花苗其实并不难买,只是因为要的数量多,需要多费些心思罢了。
牡丹好看,但这些年各样品种实在太多,况且这么多数得上名的花圃,都有自己培育的最好的品种。
芍药不一样,一般的花圃只是将它作为副花培养。寻常的芍药自然比不过牡丹,但若是能种出芍药中极其罕见的金腰带,自然另当别说了。
姜梨心中最想要的其实不是牡丹,而是芍药,而能成为金腰带的芍药正好便在牛头山。
次日天刚蒙蒙亮,顺伯便备好马车等在门前。
姜梨带着锦儿和落英上了马车,一路往牛头山去。走了近两个时辰,才见远处山坳里错落着几户农舍。
“姑娘,你看,”一直趴着窗户往外看的落英指着远处,“那里好像是一片花苗。”
锦儿赶紧望过去,雨雾中,只见竹篱笆围着一片不大的平地,里面是些盛开的芍药,虽然是寻常品种,但在这因下雨而显得暗沉的天地间,的确是很靓丽的一片。
“不着急,前面还有。”姜梨微微笑着道。
再走不到一炷香功夫,便是张汉的花田了。他家没有其他花,偌大的花田里全部种的都是芍药,只可惜这几年世人只欣赏牡丹的国色天香,还没有人推崇芍药的妍丽不俗。
马车碾过泥泞的土路,在一座竹篱笆院门前停下。
顺伯洪亮的声音传进马车,“姑娘,前面已经没有路了,是掉头还是重新寻路往前面走?”
“顺伯,车就停在这里。”
“锦儿,落英,我们下车。”姜梨道。
听到动静,竹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四十多岁的矮壮汉子裹着蓑衣迎出来,看见姜梨,他疲惫的脸上怔了怔。
“大叔,你家里有花吗?”姜梨上前几步,笑着问。
“花?”张汉探究的望着面前的少女。这些日子前来买花的人并不少,但是大家都是买的牡丹,一听说他只有芍药便转身走了。
“我家没有牡丹。”他瓮声瓮气的道:“姑娘要买牡丹便去前面几家问问。”
“我不买牡丹。”姜梨笑着道:“我想买些芍药的花苗,若是有老桩,就更好,大叔家里可有?”
张汉有些恍惚。
几年前,他偶然在山里发现一片芍药,花朵有盘子大小,颜色是墨紫色,实属罕见。他欣喜若狂,挖了一些老根回来种下,没想到种了三年却很少开花,零星开的几朵,也没有当初在山里看到的那么大。
他不服气,将这些芍药全部分了根,种了差不多一亩地,几年下来,同期种下的牡丹已经全部卖了出去,只有这些芍药却空占着地没有一分钱收入。
今日老妻抱怨,张汉一气之下只想将这些芍药全部挖了,发誓以后再也不种芍药。
没想到就这么巧,这位姑娘偏偏就上门买芍药。‘
张汉搓着双手,呵呵笑着把姜梨让进门,“老婆子,快沏茶,有客人来了。”
屋里传出脚步声,一个身着粗布衣服的农户走了出来。
“姑娘是来买牡丹的吧?我家可是连半片牡丹叶子都没有。”她埋怨的看了张汉一眼,“都怪我这老头子,好好的非要种什么芍药,硬是白白将地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