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倪鲲说要处死宋禄伯爵、中书上卿王廉和掌院学士司马遥,南璃君冷笑:
“哼,倪鲲,本殿就知道你没安什么好心,这三人没有前往骊山道救驾,我原本是想重惩他们的。可你竟劝本殿将三人赐死?你当我南璃君是什么昏庸之辈?为这事赐死三个朝臣,你想让天下人都骂本殿是不是?!”
倪鲲但笑不语,南璃君更加笃定自己猜测,大约是倪鲲已知道自己死罪难逃,便想最后再拉几人垫背。
“倪鲲,本殿不仅不会惩处宋禄三人,还要提拔你最讨厌的云望。你不是说云望才华高绝于你,恃才放旷吗?可他对本殿却恭敬得很,本殿必重用他!”
从来都是如此。
只要是“大奸臣”倪鲲支持的,南璃君便反对;只要是倪鲲反对的,南璃君一定支持。能借此保住三位忠直同僚的性命,倪鲲很满足。
“还有一个人,你忘记了,他也没有去骊山道救驾。”南璃君语调戏谑,带着试探地问:
“他府上来人告罪,说他突发急病,昏迷在榻。”
对于骊山道救驾时霍乾念的缺席,南璃君十分介怀,晌午已派庄姬前去查证,说是霍府守卫森严,霍乾念确实昏迷未醒。
沉吟些许,倪鲲道:
“霍乾念此人凡胎神骨,殿下可重用之。如若不能重用,请殿下杀了他。”
南璃君脸上闪过惊诧。
她不太明白倪鲲的意思,一会儿叫她重用霍乾念,一会儿怎么又叫她杀了霍乾念。
在她看来,倪鲲明知她在试探,却偏偏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毫无意义的答案。
南璃君垂眸冷笑看着倪鲲:
“不愧是丞相,惯会巧言令色,摆弄人心。你多年来勾结玉家之流,祸乱朝纲。不知你耍了什么手段逃过玄都宫变。但倪鲲,你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既然你自请赐死,本殿一定成全你!”
倪鲲轻撩官袍,庄重跪地叩首,坦然道:
“老臣谢殿下恩典。祝殿下江山永固,万岁安康。”
“轰隆”又一声闷雷,秋末最后一场雨,终于来了。
倪鲲再次向南璃君叩首,道:
“殿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臣虽作恶多端,却有几句话想最后说与殿下听。殿下即将荣登皇位,可知治国理政,最重要一点便是‘制衡’。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贪官、佞臣、忠臣。作为百姓,自然希望天下都是忠良。可作为君王,却万万不可拘于一匣。忠臣要有,奸臣也不可能绝,这是阴阳制衡,互为共生。
若奸臣多,则国危,可若满朝忠良,您这皇位就难坐了。忠良之臣对于一个明君的渴望和要求,往往超过一个奸臣。
此臣若贪,便给他钱财,他吸附着皇权得利,自然盼望皇权不倒,他便能永久富贵;但此臣若忠,他便会盼着您如同神明贤德、智慧、勤谨、严明……您若做不到,他们便很容易失望,很难容下您的微瑕。
故而,忠奸并存,您只要做好掌控和制衡即可,万不能失衡,也万万不能脱离您的掌控。君王不是忠臣之主或奸臣之主。君王乃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