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辩题将随机抽取,以保证绝对公平。”裁判特意强调,“双方同意吗?”
戴维斯轻描淡写地点头,神态轻松:“当然。”
顾思意看着台下众人密切关注的眼神,微笑了一下:“没问题。”
裁判看了眼表,宣布道:
“根据牛津传统,本场辩论的题目于十五分钟前现场抽取,公平公正。今天的辩题为:
‘本院认为:当至亲家属触犯刑法时,知情人有道德与法律义务立即检举。’
正方:罗伯特·戴维斯
反方:顾思意 ”
话音刚落,阶梯教室内瞬间爆发出细碎的议论声。
几乎所有人心照不宣地看向戴维斯——显而易见,这个题目对于擅长逻辑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戴维斯来说,优势巨大。
而且牛津校园高度推崇法律原则与公民责任,“举报亲人”更符合学院主流价值。
相较之下,顾思意作为反方,天然站在一个极为被动的、容易被攻击的道德高地之下。
周围的议论清晰传进顾思意的耳朵:
“这题对戴维斯也太有利了吧?”
“他输定了,这么明显的道德正确性,谁能驳倒戴维斯?”
“我怎么有点不相信这是随机抽的呢,不会是戴维斯搞内幕了吧。”
闻言,戴维斯表情微微一变,他并没有提前定过辩题,没有和裁判组沟通,可辩题现在对他如此有利,赢了肯定被人说胜之不武。
所以戴维斯抬手出声:“裁判组,稍等,Nathan毕竟是大一新生,这道题对他多少有些苛刻──不妨这样,正反立场,我让他先挑。”
此言一出,观众席上有人开始低声嘀咕:“还是戴维斯会做人,风度真好。”
“过于绅士了吧?”
“这么一看他的秃顶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随即顾思意也出声:“谢谢您的好意。不过辩论应先服从随机程序,再考虑任何‘好意’。我尊重抽签结果,也尊重这道题本身的难度。反方立场,我保留。”
他朝裁判、观众各点了一下头,补上一句:
“若想证明公平,最直接的方式叫程序自证,把规则留下,让双方都站在它下面,而不是站在对方恩惠上面。”
礼堂里静了一瞬,随后像被撩动了神经似的,观众席爆出一阵密集的私语声:
“他竟然拒绝了?”
“也太硬了吧!这种场合,换了我都不敢拒绝!这下更没胜算了。”
“干得漂亮,至少气势压回来了,妈的太帅了!”
在前面几排看比赛的邱耀扶额:“不是吧,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你要什么面子啊。给点钱让媒体剪掉戴维斯那句话不就好了。”
比赛开始,剧院的灯光微微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