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进入腊月后,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一向爱凑在一起说闲话的,也不怎么出门了,各种渠道出来的消息足以引起震撼,
成立公社这么多年,现在又要分土地了,这次可不是打土豪,而是以家为单位,将土地承包了,叫做承包责任制。
“当家的,这土地承包到底是啥意思?各自干各自的,不要大伙一起上工?”
大伯娘还是搞不懂,这一起干活都二十多年了,咋一下子又要分开了?
“你想的没错,安徽那边已经有分的,这次开会明确了这个政策,国家不搞大锅饭了,这地啊分到每个小家,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公粮都归自己,
也就是说,你种的好,产量高了,自家就能多留,要是懒惰出工不出力,那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他们队这种人还不少呢,平常都是老实人吃亏,可这要是分给个人,看他们还怎么偷懒?
“爹,那蘑菇棚呢?这个不能也分了吧?”
刘翠急吼吼地问道,
听说队里的牲畜和拖拉机都要卖了,这蘑菇房可是自己的心血,难道也要卖了?
蘑菇房的归属的确是个难题,毕竟产出太高了,给谁都不可能,别看刘翠干的好,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那些奋战在棚里的社员们功不可没。
“蘑菇房的事,公社还在讨论,不光是咱们这个,还有瓦工队、拖拉机队、打井队等好几个副业大队,都没决定怎么办呢,等通知吧。”
大伯抽着旱烟老神在在,其实,蘑菇房还是比较特殊的,别的队主要是人,说散就散了,可种蘑菇还需要场地,目前大部分的棚子还在大队部呢。
三婶的儿女们都放寒假了,农村的中小学假期本来就长,这大雪一下,直接就不用去了,香香的大弟已经上了初三,他的性格跟刘惠有点像,比较跳脱,也不怎么爱学习。
“娘,咱家分了地,你一个人肯定干不动,我明年不上学了,回来帮你吧。”
这几年,他吃的不错,已经比他娘高一个头了,壮壮实实的。
“不上学了?你大姐都上了大学,你不想上吗?不知道能分多少地呢,农忙你们都来帮忙,平时我一个人也行。”
两个女儿虽然大了,可她们都在城里工作,地里的活肯定帮不上,她也不想耽搁她们,大不了回去跟兄弟商量商量,也不白让他们帮忙,到时候多给些粮食就是了。
娘家人口多,这几年她还接济着,都不怎么够吃,前两天回去了一趟,晚上只有汤饭,就连学生都不例外,想想自家这几个,不光有干饭,还时不时能吃上两片子肉呢。
刘壮没出声,爹死的时候他还很小,娘病的起不来床,大姐也才十岁,就去队里上了全工,下工回来,走路都打颤,还舍不得吃干的,那些日子是真苦啊。
好容易遇到了贵人,姐姐不用出苦力,娘的病也治好了,二姐进城吃了商品粮,两个姐姐才熬了出来,不能再拖她们后腿了,自己是家里的大儿子,该担的就得担起来。
回来把地种好,供弟妹上学,小弟学习好,将来一定能跟大姐一样,考个好大学。
“我也不上了,回来跟哥一起干,娘,要不,我顶你去蘑菇房吧,”
老四刚上初一,个头也不低了,拿起书本就头疼。
“你回来能干啥?就那点菜园子都打理不好,人家蘑菇房能要你?哼,想去的人多了,你就别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