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裂竹帛笔趣阁 > 第084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二(第1页)

第084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二(第1页)

禁军作乱之事被暂时压了下去,但张廷言已写了奏表送回长安,直言此事。

曹子石料到会有人把事情捅到上面去,也写好一份奏表送去,以求自解。

两份奏章几乎同时送到,洪维民一视同仁,全给压了下来,没让雍帝知道,只回书催促出兵。

雍军的几千前军已经开拔,算是意思意思,但大军迟迟不动,刘绍不知周宪是如何催促的,但看着陆元谅头顶上的头发都眼瞧着少了,也知道他苦衷极大。

这些时日,他借着身份之便,在军中转过许多地方,又同许多人交谈过,深知军中积弊——说出来怕旁人不信,十万大军屏障北地,居然落得个粮饷不足。

他和人闲谈时,有意避开吴宗义,可不出两日,吴宗义就找上了他,和他说有什么情况可以向他了解,他比旁人还是知道得更多些的。

刘绍心想送上门来的鸭子,没有不吃的道理,于是顺水推舟,说起自己来九边多日,还没有见识过长城雄关,两人就找了个上午,一同登上城防。

刘绍想着来回最多也就半日,两手空空,什么东西都没带,吴宗义却在背上负了只大木箱子,看上去就沉甸甸的,不知道装了什么。

登上外长城,举目四顾,见群山嵯峨,中间一条桑干河顺流南下,刘绍不禁感慨:“好一个山川之雄!无怪古人说此地‘拱宸京,控沙漠,北门锁钥,当第一重青天剑戟之雄’,今日一见,不愧为北方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他遥指桑干河,回头问吴宗义:“我记得李白有诗云: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说的就是此处吧?”

吴宗义有些窘迫,“我没大读过诗,不过桑干河的确也叫桑干源。”

刘绍点点头,向西北指去,又问:“这是什么山?”

“这些是阴山的余脉,”吴宗义回答,不待他再问,又指向东面,“这边就是燕山。”说着转向南面,“这是太行和吕梁。”

刘绍跟着他转过一圈,史书中这些鼎鼎大名的山脉在这座城头之上一览无余,“四山夹峙,中扼一关,万夫莫开,无怪宣大为九边重镇。有如此天险,又有十万大军,将军也好高枕无忧了。”

他这一路所见所闻,实在不像是盛世气象,可如今瞧见大同的山川形胜,不禁重又乐观起来,却没想到吴宗义道:“山河之固,古来一向如此,可为将的也少有高枕无忧的时候。”

刘绍一愣,觉着这话从他这做大将的口中说出,也未免太丧气了。

他近几年读了些书,片刻间就能找出好几个例子反驳,譬如唐代边患在于回鹘吐蕃,安史之乱也是发端于长城以南,宋人倒是让辽金蒙几次南下,但他们从建国之初就没把燕云之地攥在自己手里过。

回顾历朝更迭,似乎没有几次是让人突破了长城南下的,可见此地山河之险,倒是足以作为依凭。

可他瞧见吴宗义脸上严肃之色,也就没有做声。

他忽然想到,吴宗义说得也对,山河之固自古皆然,可天底下还没有一个不亡之国呢,不知这雍国的国祚会有多少年。

他将视线从高山大河间拉回,落在手掌下面的城砖上,“宣抚使催得甚急,我看两三天之内,大军必须要出城了。也亏大将军能拖延这么久,逼得宣抚使差一点拔尚方剑。”

“尚方剑他是拔不出的,”吴宗义像是笑了一下,但刘绍转头去看他面孔时,在那上面却看不出来,“军饷之事副使也知,大将军给宣抚使看了几页军中的账册,宣抚使就不做声了。”

刘绍心中一转:看来周宪果真和洪维民是一道人,洪家父子贪污的粮饷,要他给帮忙遮掩。

“既然如此,朝廷怎么还不断来书催促?难道这些事洪相不知么?”

“具体情况我也不大了解,宣抚使倒透过些口风,说是不断有太学生伏阙上书,加上陛下催促,洪相也是逼不得以,这才接连下书催促。”

刘绍笑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这会儿怕不是悔得肠子发青。”随后自知失言,瞧了吴宗义一眼,倒没瞧出什么异样,“将军,不如今天先回吧,我有些口渴。”

吴宗义解下腰间水袋递给他,“喝吧,我没用过的。”

刘绍愣了一愣,接过来,仰头喝了半袋,“多谢!时间差不多,该回去吃饭了吧。”

吴宗义把箱子解下放在地上,从中掏出干粮和干肉递给他。刘绍心说:好家伙,野餐来了。被他递在手上,不好不接,只得拄着城墙吃起来。

吴宗义却不急着吃,又从箱子中翻出两本书来,“不知道副使爱读什么书,我就让人随便买了两本,请副使看看合不合心意。”

刘绍奇怪道:“将军送我书做什么?”

吴宗义直言:“我说话无趣,副使觉着无聊时,可以读书解闷。”

刘绍愈发奇怪,他觉着无聊,回去就是了,干什么非得和他在一排城砖上耗着?接过书,低头看看,一本《世说新语》,一本《梦溪笔谈》,犹豫片刻,还是说了句“多谢”。

他有时觉着自己似乎察觉了吴宗义的心思,有时又觉是自己自恋,到底吴宗义是怎么想的,他闹不明白,也不太愿意多揣摩。

这时吴宗义又道:“前两天抓到两个夏人派来的舌头,从他们身上没搜出什么书信,拷问时牙也咬得很紧,什么都没问出来,最后只得把人杀了。最近北面来人很多,这已经是这半月来的第四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