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她因吸毒被抓后,她的演艺道路已经到头。或者说,在她答应以身为饵时,她已经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像谢玮心这种一线电视咖,吸毒被抓后,都不敢肯定几年后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付出,何况她只是个没什么名气的三四线艺人。
从某方面来说,她是聪明的。
她知道娱乐圈难混出头,干脆用自己那没什么前途的演员生涯,换取丰厚利益,享受生活。
可惜她这份聪明遇到麦小余后,变成了小聪明。
几天后,周萍自杀。
就在行政拘留期满前两天,周萍在拘留所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回警方没想捂盖子。
经过调查确定周萍系自杀后,警方在第一时间对外披露此事,还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周萍留下的遗书,就这样被媒体报道出来,里面详细写明了她这些天经历的内心煎熬,最终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决定用死亡为此事画上句号,一死百了。
周萍的自杀,使得此事再次升温,舆论的声音也开始发生变化。
很多之前骂周萍的人,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她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活着害人死了活该。
但是某些公知大v,以及新闻媒体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对“周萍自杀”一事展开报道。
“周萍真的是自杀吗?”
“周萍死于谁之手?”
“周萍之死引发的深思。”
……
这些人都是老司机,习惯了在纷乱的局面中,如何标新立异吸睛博眼球,替身自身逼·格的同时,为自己谋得最大利益。
他们首先强调“人死为大”,认为周萍已经自杀,没必要还揪着不放,继续谩骂落井下石,只会让周萍的亲人更加伤心悲痛。
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不论正确与否,至少符合华夏几千年来常见的世俗观,不少人都能够接受。
接着,他们话锋一转,明确提出:周萍表面死于自杀,实际上却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周萍在遗书中说的很清楚,行政拘留期间,她一直经历着内心煎熬,这说明她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有心悔改。
法律的意义,不就在于惩恶扬善,治病救人吗,为什么不能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可是网络暴力猛如虎。
网络上无处不在的侮辱谩骂,毁掉了她重新做人的机会。使得这个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终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令亲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中。
最后,他们旗帜鲜明的指出:
纵然周萍有错,也应该给她改正的机会,而不是言语杀人,将其逼死才罢休;网络暴力才是害死周萍的罪魁祸首,呼吁公众今后遇事要冷静,全民杜绝网络暴力现象,以免你我他成为下一个周萍……
某些公知大v还不忘顺便黑警方一把,斥责拘留所管理漏洞。如果拘留所能够及时发现,周萍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孩,也不会就此凋零。
还别说,这些公知大v以及媒体的言论报道,就是有水平,乍一看给人感觉好有道理。
就像开头的“人死为大”,结尾的“抵制网络暴力”,以及对拘留所管理漏洞的质疑,都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再这么下去,说不定还会有人跳出来为周萍洗白,然后炮轰萌人和糖嫣要为周萍的死负责呢。
没办法,“人死为大”的威力,远大于“哭占三分理”。
麦小余教糖嫣以“哭”致胜,人家周萍连命都豁出去了,付出这么大,谁能保证不会靠“死”翻盘?
当然,这种现象绝对不可能发生,因为麦小余不会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