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书剑长安苏长安最后跟谁在一起 > 第十章王爷当场怒救场(第1页)

第十章王爷当场怒救场(第1页)

第十章王爷当场怒救场

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透过朱红的窗棂,洒在萧琰略显单薄的身影上。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步履沉稳地踏入那座象征着权力巅峰的紫宸殿。殿内庄严肃穆,檀香袅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如炬,齐刷刷地投向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面孔。

萧琰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紧张与激动。他来自江南小镇,寒窗苦读十余载,凭借着一篇针砭时弊的策论,意外得到了陛下的赏识,被破格提拔入朝,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这对于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书生而言,是天大的恩赐,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臣萧琰,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琰按照事先演练的礼仪,跪地叩拜,声音虽略带青涩,却透着一股坚定。

龙椅上的皇帝李新宇微微颔首,沉声道:“平身吧,萧爱卿不必多礼。你的策论朕看过了,见解独到,颇有见地,望你日后能为朝廷尽心尽力。”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萧琰起身,目光直视皇帝李新宇,眼中满是赤诚。

然而,他的出现,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之上激起了层层涟漪。那些世代为官的世家子弟,早已习惯了朝堂上的格局,对于萧琰这样一个“空降兵”,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退朝后,萧琰刚走出紫宸殿,就被一群官员围住。为首的是吏部侍郎张谦,他身材微胖,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语气却带着几分嘲讽:“这位便是萧编修吧?真是年轻有为啊,不知萧编修出自哪家名门望族?”

萧琰坦然道:“下官出身寒门,并无显赫家世。”

“哦?原来是寒门子弟。”张谦故作惊讶,随即话锋一转,“那不知萧编修师从何人?竟能有如此能耐,一步登天?”

周围的官员们也纷纷附和,言语间充满了质疑与挑衅。萧琰明白,他们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细,若是自己稍有退缩,恐怕日后在朝堂上便难以立足。

他挺直脊梁,朗声道:“下官自幼苦读,师从天地,从典籍中汲取智慧。此次能得陛下赏识,全凭一腔赤诚与微薄才学,并非依靠旁门左道。”

“哈哈哈,好一个师从天地!”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户部主事刘成,他是张谦的门生,向来狐假虎威,“萧编修口气倒是不小,只是不知这朝堂之上,可不是光凭几句豪言壮语就能混得下去的。”

萧琰眉头微蹙,正欲反驳,却见张谦摆了摆手,假惺惺地说道:“刘主事休得无礼。萧编修毕竟是陛下看中的人,我们理应多加关照才是。只是这翰林院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萧编修初来乍到,还需多学习学习规矩才是。”

萧琰心中了然,这些人分明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他压下心中的怒火,平静地说:“多谢张侍郎提醒,下官自当谨守规矩,努力学习。”

说罢,他便想绕过众人离开,可刘成却故意挡在他面前,阴阳怪气地说:“萧编修别急着走啊,听闻你那篇策论写得精妙,不如给我们好好讲讲,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周围的官员们顿时哄堂大笑,显然是想看萧琰出丑。萧琰深知,若是在这里退缩,只会让他们更加得寸进尺。他定了定神,缓缓开口:“策论中的观点,皆是下官对时事的一些浅见,既然刘主事有兴趣,下官便斗胆一说。”

随后,萧琰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民生疾苦到边疆防务,分析得头头是道。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原本嬉笑的官员们渐渐安静下来,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张谦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这个寒门书生竟有如此才学,心中的妒恨更甚。待萧琰说完,他冷冷地说:“萧编修果然有些才学,只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知萧编修能否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呢?”

萧琰毫不示弱:“下官愿效犬马之劳,只要朝廷有需要,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好,有胆识!”张谦阴恻恻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城郊的堤坝修缮一事,就交给萧编修负责吧。此事关乎民生,可不能出半点差错啊。”

众人都知道,城郊的堤坝年久失修,问题重重,而且涉及到多方利益,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张谦此举,分明是想给萧琰一个难题,让他知难而退。

萧琰自然也明白其中的蹊跷,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下官遵旨。”

看着萧琰离去的背影,张谦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刘成凑上前来,低声道:“老师,就让他这么去了?”

张谦冷哼一声:“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小子,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知道这朝堂的厉害。我们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萧琰领命后,立刻前往城郊的堤坝查看情况。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堤坝多处出现裂缝,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坍塌,河水浑浊不堪,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

他找来当地的官员询问情况,可那些官员却支支吾吾,言语闪烁,显然是有所隐瞒。萧琰心知肚明,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他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记录着堤坝的损坏情况,并走访了附近的百姓。

从百姓口中得知,这堤坝早已该修缮,可每次拨款下来,都被层层克扣,到了实际修缮的时候,早已所剩无几。而且负责此事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勾结,将堤坝修缮工程承包给亲信,偷工减料,中饱私囊,才导致堤坝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萧琰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这些官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他当即决定,一定要彻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公道。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萧琰开始着手调查时,却遭到了重重阻碍。

那些涉及此事的官员对他百般刁难,不仅不配合调查,还处处设绊子。当地的豪强也派人威胁他,让他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后果自负。

第十章王爷当场怒救场

萧琰毫不畏惧,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他顶住压力,一方面继续深入调查,收集证据;另一方面,组织百姓,临时加固堤坝,防止河水决堤。

在这个过程中,萧琰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与百姓同吃同住,亲自参与到堤坝的加固工作中,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与支持。

可张谦等人却不想看到萧琰顺利完成任务。他们暗中指使亲信,散布谣言,说萧琰利用堤坝修缮之机,中饱私囊,克扣百姓的工钱。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萧琰产生了怀疑。

萧琰陷入了困境之中,他既要应对来自官员和豪强的阻挠,又要平息百姓的疑虑。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靖王李正龙,是当今圣上的弟弟,手握重兵,性情刚毅,为人正直,在朝中颇有威望。他向来不齿那些贪官污吏的所作所为,对于朝堂上的派系斗争也不屑一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