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3年的时候,阎锡山就太原北建设了飞机场,主要为其提供军事上的服务。在后来历史上,这里成为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的厂区,但阎锡山建立的这个飞机场却成为文物而留存下来。
就30年代国内情况来说,太原机场有着完善的机库等设施,附近有碉堡,防务状况良好,增加一两个民航班次根本不成问题。
施密特、威尔士两人在太原与阎锡山及山西当局洽商开辟航线的事宜,而赵振中、李云天、刘成林则留在保德处理一些与将来发展有关的问题。李云天、刘成林负责解决保德物资储备基地的进一步扩容,以及运输各种战略物资填满这些扩容后的仓库,同时,还要想法向西北多转移一些技术人员。而赵振中则考虑对西北根据地的军政做进一步调整。
眼下西北根据地横跨陕、甘、宁、青、新5省,尽管并未将这5省一举囊括,人口也只有600来万,但原有的以纵队为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眼下的情况,是到了调整的时候了。
首先要调整的是部队。
发展到现在,人民军已经拥有了24万多可战兵力,并且战后又招收了9万多新兵在训练,到明年秋天,人民军的兵力将超过30万。这样一股兵力,在国内也是数得着的大势力了,但赵振中知道,眼下的兵力相对于需要用兵的地方来说,还是颇有不足的。
西北根据地现有600多万人口,尽管其中的老弱在前些年连续灾害中这损大半,现有人口以青壮为主,可20:1的比例实在有些高了。等这一批新兵训练完后,今后根据地要想再象眼下这样扩充兵力,可就不是容易事了。
尽管人民军给根据地内民众生活带来极大改善,通过这几年的经历民众已从心眼里拥护这支队伍,渐渐有点向沂蒙根据地那样融洽的军民关系发展,民众也知道参军是为了保卫自家果实,可若是不顾实际一味扩充武力,那就有些穷兵黩武了。
就象**从32年开始至今的“百万扩红”,其中央苏区鼎盛时期总共才21县,300万左右人口,竟要扩张到100万武装!结果不但赤卫军、少先队都被要求全体加入,甚至有的地方“召集群众大会,把前后门关起”,强迫大家报名当红军,“有一个不报名即不散会”,而有的地方则出现了拉丁的情况。
不顾实际,罔顾民众利益,一味向民众索取,哪怕曾经再好的关系,也必将会走向反面!这种在以前历史资料上看到的,这个年代现实发生的教训,赵振中可不想重复。
在没有新的兵源之前,赵振中决定将人民军的规模保持在30多万的水准。这个数量的兵力用于保卫根据地并对外做有限扩展是够用了。
随着根据地工业建设的发展,火力上的增强,以及汽车等武力投送工具的出现,有限的兵力将发挥出更大的作战效果。当然,随着人民军今后的行动,这兵源肯定还会增加的。
确定了未来要走精兵道路后,赵振中还对各纵的防区做出调整。
一纵的防区收缩到宁夏河西,加强对北面绥远临河、五原一带马鸿逵、孙殿英等残部的防范。
二纵、三纵、炮纵现有防区不变,但考虑到后勤方面的困难以及防卫体系的完善,二纵柳继峰部撤出宕昌司。
四纵陈致远部集结于河西走廊甘州以西,加强调运物资,为明年开春后挺进哈密做准备。
五纵于镇山部将进入青海,全面担负起青海现有地域的防卫,并负责肃清青海省境内其他一切武装势力。从32年就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进入玉树地区为恶的西藏武装是到了要解决掉的时候了。不过,考虑到眼下处于冬季,部队开进和物资运输都极为困难,赵振中决定将青海的问题放到明年开春后解决。
六纵周昊部,陈兵于陕北,加紧有关防线建设,顶住井岳秀、杨虎城、阎锡山等部的压力,为后续的作战作好准备。
教纵孙耀明部,以一部兵力接防宁夏河东部,其余兵力于作训中心加紧训练新兵。
特纵杨天明部,布防于兰州及河西走廊东端,杨天明及人民军总部电台留驻海原作训中心。
赵振中原本想成立人民军的总部领导机构,但想想眼下各纵人员担负的责任都不轻,自己未来一年内进入根据地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暂且作罢。只是由邹德贵带领后勤部人员留驻海原一带。
部队方面,眼下暂且调整到这个样子,但政府方面,赵振中这次调整的力度却是不小。不但成立了几大政区,还在已经巩固的甘、宁两省区域内彻底实行了军政分离。
西北根据地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并将越来越快,直到将来凌云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