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万里河山别样红 东风浩然 > 第九章 明夷不明三(第3页)

第九章 明夷不明三(第3页)

李济深由于自身阅历原因,眼光也就看得更远一些:兰芳若真能如此作为,那不但可有效地顶住日军攻势,还能使日军攻击受挫后转而向周围进一步加强侵略和掠夺,甚至可以把战火烧到新几内亚岛和澳洲。待将来反击时,形势也将对兰芳更为有利!

“日本人现在对宋哲元用缓兵之计,我们这是以疲兵计加缓兵计,来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等将来反攻时,我们也能打得更远!”蔡廷锴感叹道。

“等将来,我们打到日本去,公审天皇!”周明远一句话,让众人吃惊的同时,却又点燃了大家心头热望的火炬。

在大家热切的谈论中,兰芳未来作战的方略就此基本定下。虽然其中还有许多具体事项需要落实,可最关键的战机、小型高速舰艇、潜艇,都被人民军解决,而且兰芳也将建立战机和高速舰艇的生产线,其他修建要塞、囤积战略物资等问题也就不难解决。

此外,西北和兰芳还约定,从现在到南洋战争爆发,兰芳依照西北需求,每年提供橡胶5—10万吨,棕榈油3万吨。西北则在此前所说的援助之外,再向兰芳提供一些医药用品,并通过华美为兰芳建立青霉素、磺胺小型生产线各一条,以备将来作战需要。并非西北抠门舍不得给兰芳建大生产线,实在因为生产线涉及到的培育青霉菌种以及制冷等技术条件要求高,而兰芳降水太多,湿度大,电力又不太充足的缘故。

协定达成,李济深、陈其尤等人却并未就此返回,而是将有关情况详细电告兰芳的陈炯明等人后,就留在西北参观了解有关西北党政军建设成就,以便借鉴到兰芳去。当然,李、陈等人也密切关注着平津一带形势的发展。

7月17日,南京军政部长何应钦密电宋哲元,要求29军集中兵力于南苑、宛平一带,构筑工事以作持久抵抗准备。而日方则要求冯治安的37师南调,北平城区只准驻保安队。日军未提天津,并非好意,而是自辛丑条约后,天津城区就已经不准驻有中国军队!

7月18日,宋哲元在天津会晤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19日,宋哲元赶到北平,中日双方在北平成立第二次协议,并报请南京当局批准。

尽管老蒋在17日就发表了庐山谈话,表明事有不谐,则南京当局将抗战到底的态度,可宋哲元却认为老蒋只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因而,在19日与日军达成协议后,宋哲元为向日军表明自身态度,以期息事宁人,竟遵照日军要求主动撤除了北平城防!

消息传到西北后,赵振中、周明远长叹不语。李济深、蔡廷锴惊怒交集,而翁照垣则捶拳斥道:“开门揖盗!这是开门揖盗!耻辱!”

未等宋哲元高兴多久,20日,日军再次悍然撕毁前一天所达成的协议,炮击宛平城、卢沟桥,进犯大红门!21日,日军炮击范围又自宛平城扩大到长辛店一带!

日军接连两天的行动就好似一记接一记的闷棍,狠狠地敲在了宋哲元的头上。

就在日军20日再次对宛平、卢沟桥等地发动攻击之后,西北通过广播电台向外界宣告:

“战事再次发生,卢沟桥事变已然升级,日军全面侵华企图已昭然若揭。在此,西北人民政府正式宣告与日本处于全面战争状态!

在日本不全面退出包括东三省、热河、台湾等地在内的所有被占中国领土前,凡民众党领导下的所有力量,决不与日本休战!

在此状态下,所有在华日籍人员,不论参战与否,在华期间均视为入侵!所有在华日籍人员,均为西北政府之敌人!所有在华日籍人员,其财产、人身安全均不受保护,皆在我方攻击之列!

西北人民政府号召全体民众抛弃对日幻想,奋起抗击,誓死决战!坚决消灭一切投降派!彻底消灭日本侵略势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自主而努力奋斗!”

西北的这则声明虽然简短,但却比老蒋的庐山谈话有力得多。

老蒋的谈话中,先是将卢沟桥事变扩大与否作为一个底线,然后才有所谓的抗战问题。并且,在老蒋谈话中通篇找不到宣战字眼。而在原本历史上,中国从37年就与日本处于事实上的战争状态,但双方却一直并未宣战。

但现在,西北在声明的开头就宣战,并且给出了结束战争状态的条件。而在战争状态尚未结束前,不但表明了不死不休的决心,更将“日本侵略势力”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在华日籍人员,这在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西北的声明传出后,国内外又是一片震惊。

老蒋是气怒交集:“这赵振中是想彻底断绝中、日和谈的途径!是想彻底把事态激化!”

“年轻气盛,又挟前后抗击外敌大胜的威势,有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思啊。”陕北的老毛则意味深长地说道。

而滞留西北并准备长驻以跟踪报道民众党、人民军事迹的艾尔索普则在给《纽约先驱论坛报》发去的报道中写道:“自九?一八日军侵占东三省以来,中日间爆发过几次大战,但中日双方却未正式宣战。

作为得利一方的日本固然可不宣战,但受侵略的一方竟也不宣战,这实在是个令人感到奇怪的状态。而今,作为中央政府的南京当局不宣战,可一个南京当局眼中的“地方叛乱势力”却毫无畏惧,不但率先对日宣战,而且要求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全部领土。这真耐人寻味!”

国内的一些报纸虽然跟踪报道了西北的宣战,但却认为西北将敌人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在华日籍人员,似大可不必。而曾在人民军手下吃过苦头的英国人,则在《泰晤士报》上抨击西北此举是“违背有关国际战争准则,是不人道的野蛮行径!”

事实上,即便是身在西北的李济深、陈其尤等人也对赵振中扩大日本侵华势力的范围有所质疑。但赵振中却明白说道:“所有这些到中国来的日本人,没有几个是我国政府或民众邀请来的。不管他们到中国究竟有何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在中国进行殖民活动,是在拓殖!既然他们是在中国掠夺,带给我国民众的又几乎都是苦难,那他们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敌人,是我们民众党和人民军的敌人!”

李济深、陈其尤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虽然两人心中仍难以接受,却也不再置辞。而曾和日军作战过的蔡廷锴、翁照垣两人却大觉痛快,一副“理当如此,深得我心”的样子。这让李、陈二人摇头之余,却也为之莞尔。

而当艾尔索普把赵振中的这番话发表出来后,国内外媒介对此又是一番说辞。批评者指责西北这是在搞极端民族主义,而赞誉者却说西北这是秦汉雄风,看到了民族崛起的希望。但这些争论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又集中到了已开始处于激战中的平津地区。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彻底发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