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4:焚身护种
核心系统的崩溃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最终触发了“硅谷堡垒”终极的自毁协议。刺耳的合成警报声如同尖利的哨子,在机房的每个角落回荡,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检测到不可逆入侵及数据污染!文化基因库核心数据库熔毁程序启动!倒计时:300秒!”
这声音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穿了“数据麦田”带来的短暂狂欢,让原人们和云民都陷入了恐慌。原人们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担忧;而云民们则更加慌乱,他们知道这个数据库意味着什么,那是人类文明数千年的结晶,一旦被毁,损失将无法估量。
机房最深处,一扇厚重的合金大门缓缓滑开。这扇门上铭刻着无数文化符号,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现代的二进制代码,从西方的油画笔触到东方的水墨线条,仿佛是人类文明的浓缩画卷。门后,一个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巨大球体映入眼帘——这就是云民的“文化基因库”核心数据库。
此刻,这颗原本象征着文明传承的球体,内部光芒变得刺眼而炽热,仿佛一颗即将爆炸的小太阳。表面浮现出的红色裂纹如同蛛网般蔓延,不断扩大,发出细微的“咔嚓”声,像是在宣告着毁灭的临近。它正在过载,即将释放出毁灭性的能量,将其中存储的一切化为灰烬。
稷的目光穿透混乱的“数据麦田”,死死锁定了那个即将自毁的白色光球。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与坚定,仿佛那不是一个冰冷的数据库,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看到了球体表面一闪而过的《哈姆雷特》经典独白的全息片段,“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台词在空中短暂停留,又迅速被红色裂纹吞噬;他还看到了敦煌飞天衣袂飘飘的惊鸿一瞥,那灵动的舞姿仿佛能挣脱光球的束缚,飞向自由的天空…这些都是人类灵魂的结晶,远比那些冰冷的服务器珍贵万倍!
没有一丝犹豫!稷爆发出与他年龄不符的力量,像一头矫健的猎豹,撞开挡路的服务器残骸,朝着文化数据库冲去。他的脚下,发光的稻根被踩断,发出微弱的蓝光,仿佛在为他指引方向。
在奔跑中,他敏锐地发现了光球下方连接着的、粗大的液氮冷却剂输送管道。管道上布满了灰尘,有些地方还因为之前的震动而出现了细微的裂痕。他知道,这是唯一能延缓数据库熔毁的东西,液氮的超低温或许能给这颗炽热的“太阳”降降温。
“删我记忆!保《哈姆雷特》第3扇区!保敦煌!保…”稷对着通讯器嘶吼出最后的、不成句的指令,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些文化瑰宝的珍视,仿佛在呼应20章云端被抹除的“数据圣像”,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些不可再生的财富。
下一秒,他做出了令所有人窒息的举动!
他张开双臂,如同一个拥抱太阳的殉道者,猛地扑倒在滚烫的数据库外壳与冰冷的冷却剂管道之间!他用自己衰老的身体,死死压住了管道一处因震动而破裂、正在喷射超低温液氮的裂口!
“嗤——!!!”
恐怖的低温瞬间侵袭了稷的身体!他后背接触液氮的部位,皮肤、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碳化、变黑、冻结,仿佛被瞬间扔进了南极的冰窟!那刺骨的剧痛如同亿万根冰针扎入骨髓,让他忍不住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但他咬紧了牙关,用尽全身力气,甚至用头颅狠狠抵住管道,确保身体最大面积地堵住泄漏,让尽可能多的液氮流向他身下炽热的数据库外壳!
他的意识在剧痛中有些模糊,但脑海里却不断闪现出那些文化瑰宝的身影:《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激昂的旋律、《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智慧…这些画面支撑着他,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云民的自毁扫描系统很快锁定了这个“异常干扰源”。一道红光如同探照灯,扫过稷碳化的后背和因剧痛而扭曲的脸庞。系统开始冰冷地分析着这个用身体阻止自毁的人类:
小节4:焚身护种
“目标:原生人类个体(编号未知)。
生命体征:急速衰竭。
脑部扫描:检测到唯一高强度、结构化神经活动信号…内容解析:…水稻基因组图谱(Oryzasativa)…无其他有效文化或战略数据。
威胁评估:低。行为逻辑:无法解析。结论:非标准攻击单位。”
在绝对理性的判断中,这个脑子里只有水稻基因图谱的老农,毫无价值。他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也没有掌握什么重要的战略机密,他的行为在系统看来是如此的荒谬和不可理喻。但正是稷这种对农耕的“纯粹”执念,短暂欺骗了系统,赢得了宝贵的几十秒!
炽热的数据库外壳在液氮的冷却下,温度开始骤降,表面的红色裂纹扩张速度明显减缓,有些地方甚至停止了蔓延,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这细微的变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稷的身体却在极热(数据库)与极寒(液氮)的夹击下,遭受着毁灭性的打击。他的皮肤已经失去了弹性,变得像一块烧焦的木头,碳化区域不断从后背向四肢蔓延。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急速流逝,就像即将燃尽的蜡烛,生命之火越来越黯淡。
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仿佛在说:只要能保住这些文化瑰宝,一切都值得。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倒计时还在无情地跳动:200秒…150秒…100秒…
原人们冲到了稷的身边,想要将他从数据库外壳上拉开,但稷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摇了摇头。他知道,一旦自己离开,液氮会再次泄漏,之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快…想办法…转移数据…”稷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原人们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有的试图破解数据库的加密系统,有的则在寻找数据传输的接口,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云民的安保机器人也赶到了,但它们看着眼前这一幕,系统似乎陷入了混乱。它们的程序里没有应对这种情况的指令,是继续执行自毁协议,还是保护这个用身体阻止自毁的人类?
就在这时,数据库表面的红色裂纹突然又开始扩大,比之前更加迅速。原来,稷的身体已经无法完全堵住液氮泄漏的裂口,冷却效果在逐渐减弱。
稷感受到了数据库外壳温度的回升,他知道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头微微抬起,望向那颗依旧散发着炽热光芒的球体,眼中充满了不舍。
“一定要…保住它们…”这是稷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随后,他的身体彻底失去了力气,头无力地垂了下去,生命之火彻底熄灭。
但他的身体依然保持着扑倒的姿势,像一座永恒的雕像,死死压在冷却剂管道的裂口上,为原人们争取着最后的时间。
在稷的牺牲下,原人们终于成功破解了部分数据库的加密系统,开始将那些珍贵的文化数据转移出来。《哈姆雷特》的全息演绎、敦煌壁画的数字扫描、《论语》的原始诵读音频…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在稷的守护下,得以重见天日。
当倒计时归零的那一刻,文化基因库核心数据库虽然还是发生了部分爆炸,但由于大部分珍贵数据已经被转移,损失降到了最低。
硝烟散尽,机房里一片狼藉。稷的身体已经被爆炸的冲击波掀到了一边,碳化的身体在废墟中显得格外醒目。原人们默默地走到他的身边,为他盖上了一面用稻穗编织的旗帜。
这面旗帜在风中轻轻飘扬,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老农的壮举。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守护,什么是传承。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脑子里只有水稻基因图谱,但他却用最伟大的方式,守护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稷的精神,如同那些被他守护的文化瑰宝一样,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