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初五我们都没有时间,你看,我给你算算。初一在村子里面给长辈拜年,初二要陪我母亲回娘家,初三……”
林林总总的,蒋招娣这么一算,确实新年会很忙碌。
蒋父看了看表,现在是下午三点左右,他招呼了一下赵燚:“要不要同我一起去祭祖?”
“我去合适吗?”
赵燚有些迟疑,他不懂得祭祖的规矩,但是也知道,这肯定是不太允许外姓人去的。
“如果是早二十年,肯定是不行。现在的人们也不太在意这些事情了,女人都可以去祭祖,你去当年也没有问题。”
蒋父哈哈笑着。
现在农村的习俗固然还是存在着,但是绝对没有以前那么繁琐和严谨了。
赵燚也对这样的活动颇为的好奇的,所以当下就点了头。
蒋老爷子也一同前往,蒋母显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在那里包着饺子。
蒋父兴致勃勃的介绍着他们的这个村子。
祭祖的人还真的是不少,赵燚打眼一看起码有上百人。
这些人都姓蒋。
放鞭炮,按照辈分排好队,作揖磕头,一套程序下来,在赵燚的眼中,颇为似模似样的。
虽然说还下着雨,雨已经不大,地面比较泥泞,但是连蒋父都不在意这一点,其他人更不会说什么了。
年轻一些的,在祭祖之后,招呼着亲近的人,晚上准备喝个痛快。
年纪长一些的,也三三两两的说着话。
现在农村的年轻一代,几乎都会出门打工,这个村子自然也不能免俗。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年轻人,会留在家乡做些什么。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也就成了大家聚在一起的唯一时间了。
联络联络感情,说说童年的趣事。
这是斩不断的乡里乡亲的血脉亲缘。
蒋父一家在村中颇为威望的,不少的人都上前同蒋父攀谈。
村中的人虽然不清楚蒋父的具体职务,但是看到蒋父每年回家都有警卫,就知道蒋父在军队中的地位不低。
就算不为了拉关系,在蒋父面前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说不准,就有什么事情求到蒋父的面前。
当然,许多自持比较亲近的人,则想邀请蒋父晚上一起喝酒。
蒋父都一一婉拒了。
这倒是不是说他清高不懂人情,而是他在家中的时间有限。
去这家吃饭,不去那家,反而不好。
索性,就全部都拒绝才是正确的选择。
回到家中,已经是五点左右了。
饺子已经包好。
蒋父亲自下锅。
每一个地方的习俗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