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直接把董老太爷干沉默了。
他的目光缓缓下垂,仿佛被无形的重担牵引,久久不愿抬起。
董兴勇没有催促,双手轻轻交叠于膝上,静坐等待。
在这方寸之间,两人任何肢体语言都没有。
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
不知过了多久,董老太爷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眸终于抬起,他的声音突然苍老了许多。
“老大,废人一个;老二……已经没了。”
董兴勇心头一紧,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告诉我整场事情的经过。”
语气生硬,不容对方拒绝。
但听在董老太爷耳里,竟奇迹般地令他的心安定了不少。
他点了点头:“故事很长,要劳您费点心听。”
接下来董老太爷的述说,沉重而缓慢。话语间透露出深沉的哀伤和无奈,在竹林覆盖的书房内回响。
跟萧慎那事类似,时间还得从前朝皇帝驾崩,魏辞凡登基说起。
前朝皇帝突然驾崩,朝堂乱得像一锅粥。
相应地,下面的官员更乱,变着法子敛财,朝令夕改。
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对于几位皇子争位,董博辉作为护国将军,虽是持中立态度,但还是比较倾向于魏辞辛,毕竟他是皇后和先帝的长子。
而就在这时,边界突然发生叛乱。
长孙董少云筑基的修为,竟然被人轻易给废了。
孙辈中,少云最被董博辉看好,视为家族的未来希望。
他觉得此事非同寻常,于是亲自带着长子董嘉敬赶往边境。
途中,接到太后密信。信中称前帝在世时,心中早有储君人选,那便是远在边城、学识渊博、德才兼备的魏辞凡。
太后也认为魏辞凡不仅学问出众,更有治国之才,足以承担起国家未来的重担。
因此,她恳请董博辉秘密将魏辞凡接回京城,并助其登上皇位,以维系朝局稳定。
董家世代忠良,门风刚正,深受朝廷信赖与百姓敬仰。身为武将的董博辉,在此关键时刻出面,无疑比文臣更具威信与执行力。
信中还提及,魏辞凡的母亲出身寒微,这或许会成为其继位的一大阻碍。
为此,太后巧妙布局,让董博辉收魏辞凡之母为义女,如此一来,魏辞凡便成了董博辉的外孙,大大提升了他在朝臣中的地位和接受度。
说实话,此信的内容让董博辉非常惊讶,以至于心生疑窦。
送信的是太后身边的红人程公公。
董博辉使了个暗招,有意催眠套他话。
结果证实,密信确系出自太后亲笔。
既然如此,董博辉就必须执行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