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大明祥瑞府邸开盘价 > 第四十九章报捷与定亲一(第1页)

第四十九章报捷与定亲一(第1页)

第四十九章报捷与定亲【一】

第一次院试考试时,宜川县童生除解淳一人中榜外,其余全军覆没无一人上榜,解淳对所有新生员除了结怨的丁朱二人外,其余的没有一个人认识,想想只中出六十三名生员,十六个县中平均每个县还不足四人,宜川县文风不盛,竟只中出解淳一人,好在是中了院试案首,宜川县才勉强在各县面前站住脚跟,没有丢人到家。

府衙经过一番收拾打扮,比以前好看干净许多,众学员来到府衙,依次在学官处登记亲供籍贯等,轮到解淳填及个人特征时,有些不知如何下笔填写。

‘‘身材修长,相貌英俊。’’解淳的身后传来一声话语,一位六十多岁的官员走了过来,解淳看过书店的书中介绍,知道文官看补子,此位官员身穿绯袍,绣云雀,分明是一位四品文职官员,但不知是知府王松还是提学官杨一清,解淳当即恭恭敬敬行礼问好:‘‘末学后进解淳字子厚见过大人,恕淳无礼相问不知大人是、、、?’’

那位年老官员倒是很和善,微微一笑挥手说道:‘‘免礼,子厚不必多礼,本府特意来看看院试案首,没想到竟如此英俊不凡,就按照本府所言填写。’’

解淳就按照王松所言填写完毕,对面的学官将填写的亲供检查一遍,又取出一份加盖有官方印鉴的资料,将属于解淳的抽出核对一番后,点点头拿起官鉴,在印泥上按了一下,就用力盖在解淳的亲供上,抬起头对解淳说道:‘‘好了,你回去吧,明天辰时提学官杨大人在明远楼召见新生员,行簪花礼,切勿迟到,另外告诉你一声,你是禀膳生,别忘了年节时到宜川县衙,领取粮米禀银等物。’’

解淳拱手行礼道谢后,就要告辞离开府衙,坐在一旁的延安知府王松出声叫住他:‘‘子厚且慢离开,本府找你还有些事情相谈,且随老夫至书房一叙。’’

既然知府大人相邀,解淳便恭敬地跟着王松,来到府衙后院的书房内,解淳重又见礼后坐在椅子上,恭听王松的吩咐,王松仔细询问过解淳的身世家庭情况后,不由得感叹称赞道:‘‘果然贫寒之家出英才啊,子厚学制艺不到一年时间,就高中院试案首,力压延安府十六县童生一头,可谓是文采飞扬名符其实。你出身贫寒可知禀生一事否?’’

解淳略感惊讶的回应:‘‘学生的制艺老师刘老夫子便是禀生,他老人家在学生临行前,可能也没有想到学生能中得院试案首,平时老师也并没有提及禀生一事,可能老师也不相信学生能中得禀生吧?据学生对禀生的了解,除领取禀米银钱和为人作保外,其他的一无所知?’’

王松也随着蔚然一叹:‘‘谁人能想到子厚能有此等成绩?八百多人啊,年仅十三岁能考得第一名院试案首,岂是容易成功之事,足够称得上延安府第一神童矣,老夫也为你的才学感到吃惊啊。是这么一回事,来年九月在西安府举行乡试,你作为今年的新进禀生,有直接参加乡试的权力,你可愿去一试身手?’’

解淳闻听此言不由得大吃一惊:‘考上秀才不就能直接考举人吗?怎么还有直接参考举人的权利?自己以前可没有听说过此事。’王松见他茫然不解的样子,就知道他对参加乡试一无所知,也许是解淳的老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子竟如此聪颖不凡吧,竟能夺得院试案首,一举成为禀膳生,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王松竟然不顾及自己的身份高贵,仔细向解淳讲解参加乡试的规则制度。

解淳才知道大明朝文人想科考一举成名,有多么的艰难不容易,原来考中秀才后,除当届的禀膳生能够直接参加,次年在省府举行的乡试外,其余不管是禀生、附生、增广生等一律参加由学政大人主持的考试,每年年底举行一次的考试叫岁考,成绩过差的秀才生员,学政有权力处罚,严重者可革除秀才功名。

在大比【会试殿试】之年前一年由学政大人主持举行科考,【类似于现代曾推行的选拔考试一样】科考成绩名列一、二、三等者,才可以参加来年的乡试考试,来年正是弘治二年陕西乡试之年,大下年就是弘治三年的大比之年,解淳今年中得院试案首又是禀膳生,有此机会可免去不少考试,直接去参考乡试。

王松本来就点解淳为府试案首,没想到解淳又中得院试案首,在得知他是寒门出身之后,想到他应该对于乡试这些事情不精通,便有心提醒指点他,也是存了点拨后辈的想法,结识一个善缘。

解淳听完后暗自寻思:‘有此等良机不用,那才是笨蛋傻子呢?不管中得中不得举人我都要去搏一搏,就算见识下乡试的规模,也不枉此行,免得将来后悔莫及。’

解淳心存感激站起身来,向王松恭敬施礼道谢:‘‘多谢王大人指点提醒,不然淳仍然茫然不知矣,必定会浪费如此良机,淳在此多谢王大人。’’

王松微笑着摇头,表示不用客气:‘‘子厚不用言谢,纵使没有老夫的提醒,子厚的老师长辈也会向你提及此事,老夫是不想你浪费眼前的这段时光,想来多读一天书,到考试时岂不多加一份助力?如此这事就这样吧。老夫听说子厚写过一篇【大明少年说】的文章,写得极为精彩老夫甚爱之,老夫上次阅读过子厚的试卷,对子厚的书法也极为爱之,子厚可否书写下来,将此文赠送与老夫收藏?’’

‘‘长辈有命学生岂会违背之,待学生写来,请长者指教点化。’’解淳自然满口答应下来,挥墨一笔而就,‘唰、唰、唰’毛笔所过之处,不过一会儿,解淳就以最好的状态,将【大明少年说】一文一口气书写完,并在最后加上小跋‘大明弘治元年夏,与王公讳松相谈于延安府衙,淳文笔丑陋进献此文与王公。’并且从怀中取出印鉴盖上。

解淳又取过一张大纸,迅速地挥笔泼墨,很快一位身穿四品官袍的老者跃然纸上,他正在和霭可亲的教导着,一位身穿生员服的年幼书生,老者自然是延安知府王松,书生正是解淳本人,和当下二人之前的教导指点形态差不多。

王松随着画上的人画得越来越完整,不由得仔细观瞧,很快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发现解淳的画法明显不是当下的写意画法,而是极似花鸟写实的画法,两个人物相貌栩栩如生,和他们本人相比较,竟然可以说一丝不错,王松惊讶的发现画中的自己,比铜镜中的自己还要真实许多。

解淳在画的一边题上‘王公教导图’,下面盖上自己的印鉴,王松吃惊地问道:‘‘子厚,你难道学文之外,对琴棋书画也精通吗?看你的画法另辟蹊径,看来也已经至大成之境。看子厚小小年纪,若不是亲眼所见,老朽是万万不会相信,这是你的亲笔所画?子厚到底师从何人门下?松甚佩服子厚的恩师,可惜已无缘拜见。’’

解淳有些羞臊和愤恨的回答:‘‘都是淳当年年幼无知,恩师教养我多年,却不知道问问恩师的姓名,一直到如今没有一点线索,淳实不为人子矣。’’他又腼腆的回应王松的问话:‘‘王公太过夸奖淳,琴棋书画淳也稍有心得,只不过是略懂略懂而已。’’

两个人又对琴棋书画之道交谈许久,解淳见天色不早,便告别恋恋不舍的王松回住处去了,王松拿着书和画又是一番仔细观看,良久之后才长长叹息一声:‘‘天生解子厚此等佳儿,以后我王松必借此子名扬大明天下矣。’’

王松此言不差,等以后解淳名扬天下时,王松已经病逝,他的后人从其遗物中整理出此书和画,公开传与众人观看,众人无不为之惊叹,称王松为‘王伯乐’,自此以后大明学子多临摹此画法,后遂独成一画派,被称为大明写实画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