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姐儿连忙走过去,拉着朱氏的手,故作小孩子状道:“母亲…你就不要为了那些不值得的人气坏身体了。要不然,我和大哥、二哥都会心疼的…嗯,父亲也会心疼的。”
朱氏在沈嬷嬷的安抚下本来就气顺了点,听了琬姐儿的话,差点笑了出来,说道:“你这促狭鬼,连父亲、母亲也敢编排,让你父亲知道了,看他怎么教训你。”
琬姐儿听了朱氏的话,更是笑嘻嘻地说道:“父亲知道了,肯定会这样说,‘琬姐儿收的对,夫人若是气坏了身体,我可是会心疼的。’”琬姐儿说着说着,便模仿了苏文瀚的语气。
“你这丫头,怎么能这样编排自己的父亲呢。”朱氏虽然这样说,但还是被琬姐儿逗得笑了起来。沈嬷嬷、红笺、习秋等人也都抿着嘴角偷笑。
云秋见状,忙招呼着小丫鬟进来打扫地上的碎瓷片。等打扫干净了,才让小丫鬟领着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进来。
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这次却是来辞别的。说是承蒙二夫人恩惠,能够在广州府过了端午而不是在路上什么都没有地过节,已经是耽误了。再不回京城,怕是老夫人和大夫人就要怪罪了,因此明天就走,特意现在过来拜辞的,明天早上就不过来了。
朱氏听到她们终于要走了,也就耐着性子说了几句场面话,又打管事的把送回京的礼物都准备好,让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带回去。章嬷嬷和王有福家的听了朱氏的回礼,又奉承了许多好话,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
京城威远侯府荣景堂
老夫人章氏刚刚睡了会午觉,刚刚醒过来,让人伺候了穿衣洗漱,这会儿正慢慢地喝着热茶。
“这个时候,章嬷嬷她们应该快要回来了吧。”章氏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道。
“应该是快了。”站在章氏后边的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的嬷嬷陪笑道。“按着时间来算,这端午节都过了大半个月了,章嬷嬷她们就算是在二老爷那里过了节再回来,也应该在这一两天就回到了。”
这原是章氏的陪嫁丫鬟,后来嫁了出去,但是死了丈夫后又回到章氏身边伺候,大家就跟着她夫家的姓叫她一声陈嬷嬷。这陈嬷嬷比起章嬷嬷来说,更是深得章氏的心。
“嗯。”章氏放下茶碗,“我一觉起来,只觉得眼皮子跳得厉害,不会出什么事情吧?”说完,长出一口气,似乎有什么东西压在心头。
“奴才说呢,老夫人怎么一起来就不对劲,原来是担心二老爷。”陈嬷嬷边说边偷偷看了眼章氏的脸色,见她没什么变化,这才接着说道,“老夫人就放心吧,二老爷从小就是个孝顺得人,虽然这两年没有回来,那也是在外面建功立业,但是逢年过节的礼可是没有少。等到今年年底二老爷回来述职,到时候您这一提,再加上表姑娘的人品样貌,肯定能成的。”
这话正说在章氏的心坎上,她不觉得眉头舒展开来。她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婚约一向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再加上,世人对孝还是很看重的,如果某人被传出不孝的行为,那他的前途也就到头了。
“近来我这精力越来越不济,哎,我这好不容易为儿子、女儿操完心,现在又要为孙子、孙女操心。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操心的命了。”章氏心中舒畅了一些,又叹气地说道。
“老夫人这是慈母心肠,宅心仁厚。老爷和夫人、少爷姑娘们总会明白老夫人您的一片苦心的,会感激您的。”
章氏听了陈嬷嬷的话,端起手边的茶杯又小小地喝了一口,“我也不要他们感激我,只要不要阳奉阴违,我就心满意足了。”
“老夫人放心,您的苦心不会白费的。京城这么多夫人,谁说起您不是说儿孙满堂,夸您好福气。”陈嬷嬷陪着笑道。
“如果真得是这样就好了。”章氏叹道,“老大家的自作主张定了王家的嫡长孙女,我看着是个好的,侯爷和老大也觉得不错,也就随她去了。璟哥儿虽然比起淑兰那丫头来说还要小一些,但璟哥儿从小就老练,两人大体上还是相配的。”
“可不是这样。表姑娘是您的嫡亲外孙女,要我说,这满京城的大家闺秀可没几个能比得上表姑娘,谁家的姑娘几岁就能管家理事了,而且还仅仅有条,就是样貌、人品、女红也是顶尖的,也只有三爷这样的少爷才配得。”陈嬷嬷继续不遗余力地说道。
章氏听了陈嬷嬷的话,心里很是舒坦,淑兰这丫头可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什么都是好的,就是这身世还是有点…,“这事我这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等章嬷嬷回来了,你好好地问清楚,看老二和老二家的是个什么态度,我们好再做打算。”
陈嬷嬷笑着点了点头,又说道:“老夫人不是让翠怡、翠锦去伺候三爷了么,只要三爷知道了表姑娘的好,对表姑娘上了心,老夫人就等着为表姑娘添妆吧。”
经陈嬷嬷这么一说,章氏觉得好像这是这个理,于是很满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