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笑道:“如果他对我就像爸爸对妈妈一样好,我也不打他。”
卫舜华又问她:“你问他了吗?他后来有没有练武啊?”
“练了,而且还是实战训练。”
“嗯?”
宁安露出个哭笑不得的表情,说道:“这家伙运气是不大好,没有父母缘不说,到了国外留学还赶上那边也在打仗,咱们是兄弟国家,在那边的国人好多都参加了那边的卫国战争,他虽然没有正式参战,但是上学也上不安稳,不停的转换地点,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得勤学苦练,都是为了保命。”
严其琛和卫舜华听得唏嘘不已,这也太倒霉了,不过,听说某位领导的女儿在那边直接被纳粹抓走装进闷罐车带去了战俘营,在里面吃尽了苦头,相比较而言,薛成言也还算幸运?
唉,这世道,就希望以后世界和平,千万不要再打仗了。
卫舜华和严其琛本质上都是心软的人,如果薛成言不是女儿选定的恋人,他们一定会对这个人的遭遇充满同情,只因为他是女儿的恋爱对象,他们才对他多了几分审视和挑剔。
昨天,他们通过女儿的转述,已经知道薛成言为了俩人的未来所做的努力,对他更多了一些好感。这会已经不怎么太挑剔他了。
更关键的是,这俩人练武练的得心应手,觉得自己是被耽误的武学奇才,自信爆棚,就算薛成言不好,他们也不怕跟他打一架!反正女儿跟他结婚至少也得等到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三年时间,到那个时候,他们的武学造诣肯定已经相当厉害了。
卫舜华跟宁安说:“这孩子之前二十多年是够倒霉的。但是没关系,以后会好的。只要他人好,对你好,我和你爸爸就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疼爱,还有你姥爷他们,也会对他好的。他跟你谈恋爱,那可真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严其琛说:“以前他年纪小,社会又动荡不安,人的幸与不幸都不好说,但是现在,环境好多了,他也长大了,以后能不能幸福,说到底就靠他自己了。只要他立身正己,以后应该就差不了。”
宁安点了点头。
心里却依旧唏嘘。剧情里,薛成言心无旁骛专心工作,还不是无端受了牵连?一腔抱负无处施展,最后郁郁而终。
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天以后,陈伯庸的文章登在了报纸上。
大概是有些事情实在难以启齿,这篇文章运用了一些春秋笔法。
【1927年,我在嘉城和刘南疏同志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子。1930年,因为革命工作需要,我不得不离开嘉城,也没有向刘南疏同志做任何交代。
1932年,刘南疏同志也投身革命,无法照顾孩子,只好把他送到了嘉城的一所育婴堂。鉴于我的不告而别,并且长时间无音信,刘南疏同志以为我已经遭遇了意外。
此后,我和刘南疏同志各自再婚。
1942年,我和刘南疏同志重逢,跟她商量后决定将孩子接到身边抚养。当时去接人的战士接到了一个和我同姓的孩子,但是后来证实,我们接错了人。我们真正的孩子,因为战乱、时间久远等原因,已经下落不明。
写这篇文章,是想向当年被接错的那个孩子道歉,可能因为我们的失误,导致他错过了和亲生父母的重逢,另外,也希望我们的亲生孩子如果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和我们联系。】
熟悉内情的人看到这篇文章,都忍不住撇了撇嘴。在“轻描淡写”这方面,陈伯庸是有天赋的。
但是好在,他还是把该说的话说清楚了。
也是在这一天,宁安又收到了薛成言寄来的信,这家伙回去以后又干了一件大事,他换了个专业。
从物理所换到了编译局。
科学院下属的编译局。
【1950年,总理签署的科学院任命令。】
他在信里给出的理由是,这份工作相对比较轻松自由,他以后可以多点时间陪伴宁安。
不过,他也说,要是宁安不同意,他可以再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