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罡运力,形成一股冲势……”
……
很快,继枣糕之后,李当家又开始售卖秋梨膏和杏子酒。
全都是可以滋补气血,辅助练武的上等佳品。
李常笑身居半山,浅浅一间草庐,竟比乡下的村市显得都要热闹。
为此,涅阳城的县尉还亲自来过数回。
邀请李常笑进城,并承诺由县衙提供铺子所需。
李常笑拒绝了,甚至不动神色展露出罡气,倒是省去了后来的不少麻烦。
他本意只是暂时居住一段时间。
待天下大势变化,再行出山。
……
桓章九年,六月。
第二次武夫之祸爆发。
六大士族之一,吴郡陆氏损失惨重,这一代的家主陆康自缢狱中。
另有十余位大儒受牵连,因不同的原因被害至死。
与同化年间的那次稍有不同。
同样是宦官与武将携手,这一次大肆屠戮文臣却是宦官。
中常侍尤先,手持皇令调集天子南卫。
桓章帝亲下圣旨,关停了六族之二,河内司马氏和下邳陈氏的书院。
变相而言,阻断两族的晋升之机。
长此以往,司马氏和陈氏在朝中的势力消退,最终甚至消亡。
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其余的士族也纷纷自危,倘若开此先河,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退身立书,可不是为了弘扬所谓的仁义道德,而是图那绵延百世的威望与富贵。
自天汉年间董子赢得道统之争以来,这是绵延二百载的默契。
桓章帝今日之为,是要将他们往死路逼啊!
当即,弘农杨氏家主,亲往大陆泽。
……
天公庙。
于逢仙手捧一盏浓茶。
他的正前方端坐着一名头戴羽冠,文士打扮的男子。
男子气质不凡,八字胡须如龙盘卧。
只管卖相,定是饱读诗书之辈。
男子本名杨不群,弘农杨氏的当代家主,祖上曾三度官拜丞相。
是根正苗红的士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