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此前没有入场的精锐,在静帝的一纸号令之后,从天南海北赶来。
凉州,泾阳
唐国公府
李定边放下手中的圣旨,神情愈发古怪。
他望向一众幕僚,吩咐左右将圣旨传递下去。
“静帝要本公率兵出关,前往山东平叛。”
京兆韦氏的韦仁宽立即附言:“公爷,这可是天赐良机。我京兆韦氏,已经做好准备。”
此话一出,京兆杜氏的杜无明也连忙出声:“韦老鬼你可别抢功,我杜氏也准备好了!”
其余关中大族踊跃附和,纷纷表示自家的部曲和族人已经到位。
一旦凉州兵马前来,立即可以奉城投效。
他们等这一刻已经太久了。
要知道,在孙吴之前天下的中心一直是长安,关中大族也能极尽尊荣。
可自打西凉覆灭以来,他们关中各族受到朝廷压制,再无法如以前一般扩张势力。
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不满,让他们将改变现状的希望全部倾注在唐国公府上面。
李定边听着下属们慷慨的言辞,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本公与幽州罗燕时常往来,不过眼下东突厥与朔方交战,不可不防。本公有意北上回援朔方,让世子出关平叛,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的都是人精,听到李定边这么一说,脑子里顿时闪过上百个念头。
世人皆知唐国公世子最受信重,并没有旁的兄弟会影响继承爵位。
正因如此,倘若他日唐公能成大业,世子有极大的机会荣登大宝。
现在追随世子,似乎也不错?
况且,唐公也只是北上对抗突厥,等到山东叛乱缓和,肯定会回来主持大局,并不影响他们的从龙之功,顺带还可以与世子打好关系,何乐而不为!
……
翌日李定边的使者南下建业,向静帝表示自己的打算。
七日之后,
静帝的使者带来两封圣旨。
一封是册封李定边为朔方大总管,支援朔方边军,除此之外没有粮草和兵丁的供给。
一封是册封李元和为镇东将军,总揽山东讨贼防务,平叛的粮草与饷银由国库下拨,等凉州兵马到位再行补给。
唐国公父子当即领旨调兵。
临行前,李定边率领凉州精锐与大月氏骑兵前往西突厥营帐走了一遭。
逼迫西突厥可汗向萨满立誓绝不插手,这才带兵返回。
曹州,刺史府
薛褒与二贤庄的单氏兄弟正在饮酒庆功。
半月前的濮州叛军从雷泽进犯,单氏兄弟仅凭麾下的九百绿林好汉,击溃了对方近两千规模的带甲士卒。
不仅保证了乘氏城的平和,甚至还让薛褒治下的曹州,成为方圆千里唯一不受贼人侵扰。
酒席间。
薛褒亲自斟酒走到单忠的面前,笑容满面:“本官敬讨贼帅一杯!雷泽之胜,你兄弟功不可没。”
单忠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推辞:“是弟兄们奋勇杀敌,我二人不敢居功。”
“是的,大人。”单信这时也开口:“说来惭愧,还是折损了些许兄弟,才有我二人今日。”
薛褒点点头,大手一挥:“放心,薛某虽是一介文人,却也懂得行事要赏罚分明。”
“替我曹州而战者,死者双份抚恤,另一份由刺史府出。其余人等,皆有银钱厚赏。除此之外,本官还将上表朝廷,替你二人请官!”薛褒满脸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