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它们渡河,准备去河对岸淹没对手时,随着一声巨响,巨木折断,长五十米的树干,突然从横跨河面,变成顺着流水方向起伏拍打。
随着巨木翻滚一下,原本趴在其上的重甲生命体瞬间落到了河水中。
与此同时下游巨大的网拉开,这些在水里面泡了几分钟的生物,被一个一个拽上来,还没有从浸水状态中恢复,就被七荤八素地丢到一个酸液坑中。直到甲壳快被融化掉,成了软壳物种才被捞起来,并用麻绳绑住。
这种捕食方式,是这只小队牺牲了八个人后,才琢磨出来的有效方式。不同大小的兽类,甲壳厚度多少,要浸泡酸液时间多少,在水文条件下飘动的速度多少,都记录在案。
凡是申请了这部分资料,并且用脑芯片下载了的人,遇到同类型的生命体,基本没有任何损失就可以大量捕获。这些经验信息珍贵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星球上的物种,也不是没有智力,甚至有着大把大把记忆力和运算力比人类强的生物。但是它们的智力,却因为生活模式不够社会化,完全被人类碾压。
这支捞食物的人类队伍也不是没搞过其他物种。例如布设陷阱,然后拿着繁殖果实来诱骗;还有巨木形成的独木桥,很显然已经好几个了,都是专门用来坑兽群的道具桥。
肉食类、杂食类动物,总是显得比食草动物灵光原因之一:主动用脑,思考从移动的目标群体中获得能量。而对食草动物来说,是随处都是食物,获取能量无需太用脑子,逃跑是被动用脑。
而人类自从进入了火焰和工具时代文明时代后,用脑的方式是最最主动的。(也是最作死的。)
……
这帮队伍捕食结束后,遇到在这个区域内的4-214号均摘星。现在均摘星在星球上的分体越来越多了。
四名额头上有圆形发光符号的人,命令身后的电动独轮车队停止下来。在确认均摘星的身份后,为首的通灵者向面前这位有着高阶探索称号,同时还是导星职业的年轻人敬礼。
“探索者”称号是流放者们对拥有领域且在知识体系中取得三等以上知识贡献的人类的称呼。这种身份是流放者建立的四百八十个人类居住地中通用的。因为知识体系是在人类居住圈中通行的,所以身份也通行。
均摘星4-214检查了一下他们的收获,对额头上闪烁光圈的头领问道:“是否发现四级高能兽活动迹象?”说罢打开了该地区常见的“巨兽脚印”和“啃食巨木的痕迹”照片集。
额头上闪光的这位头领有权限呼叫空中运输机空投支援,在小队以及居住地内地位甚高,但是此时姿态非常低。
因为均摘星4-214手上拿着的是大先知命令。
……
碳星星荒大陆上,被赋予先知称号的只有二十七人,有权限和联邦直接通讯,并且拥有使用高能纳米工具的权限。在流放者眼中,这些人是自己这群流放者的顶峰。但是实际上嘛——
一年前,均摘星是这样对曹新鸿说的:“马上有一票劳动力要过来,我建议,我们要打入基层。”
碳星基地内,正在忙着调试自己分体的曹新鸿,瞅了瞅界面上愈发得意的均摘星,颇不放心道:“那我再叫几个人。你在下面稳住。”
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大先知,就是均摘星四号本人。联邦认定的碳星开拓核心负责人之一。
【这帮土之星上的变节者,选择投降,离开均摘星五号,现在落到均摘星四号手上。】
……
现在丛林中,领队将数据传输给均摘星,并且重点标明一些关键:“大人,叉翅长颈兽已经6日(碳星自转日)没有在干支河流出现,而它过去饮水的规律是7到9日不等。”
均摘星点了点头,嘱咐道:“谢谢,你们注意安全,这是来的时候的道路资料。”均摘星将自己调查区域的资料传递给他,礼尚往来地完成‘等’信息交换,就是偶尔交错后的各自前行。
队伍中的一位年轻人,扭头看着离开的探索者大人。对领队问道:“前辈,那位探索者大人是要将56公里外的禁区打开吗?”(当高能领主兽被干掉,并且后续探索者把侦测器安装好后,该区域就变成中度危险的开发区了。)
领队扭头看着这个后辈,训斥道:“怎么,心野了想跟着去?告诉你们,探索者现在淘汰率92%,是为你们好。十个月前,没有这么高的淘汰率,30%的人能入选探索者,但如此宽松,造成探索的死亡率是98%。你们还是老老实实进行基础知识测验,没有领域,没有操作高能纳米工具经验,也没有胆量,就不要去不该去的地方添乱。”
……
已经走到六百米外。
均摘星4-214号,听到了后面的话,微微一笑。
这群从土之星上来的人类,现在对社会的认识已经回归实用主义和生存主义。第一代碳星人类的思想,嗯,很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