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一山早已举起四只手一边乱摇,一边大喊。
那边船上秦之华看见,也摆手示意,欢呼雀跃。
船一靠岸,所有邻近三堡的人三脚两步走过跳板,剩下的七个,当然是和英几个了。
一原带领着一众兄弟,搀扶着和英下了船。
大伙站在渡口一阵介绍寒喧后,陈平安坚决不肯上桥。
一原没办法,就坚持着把和英扶上门桥,拿来另一门桥上的一领棉被,让和英半卧半坐的靠着背。
另一门桥空了,让大伙把所有包裹行李放进去,一原吩咐老大老二不偷不抢抬姑姑,自己兄弟老三老四一山一谷抬行李。自己和十七岁的不赌掠阵,招呼着大家开路。
来的七人是,陈平安和英夫妇,两个儿子陈志高,陈志远,女儿陈志姗;领队秦之华,另一个女的是陈志高刚结婚三个月的妻子杨素芬。
一路上,五个上海来的年轻人,对曹娥江的水,清沏见底;农村乡下的天,湛蓝无边;和附近的群山墨青,连绵起伏。
兴奋得圆睁着眼一眨不眨地张望,张大着嘴贪婪地呼吸着乡下湿润润甜丝丝的空气。
见惯了大上海的林立高楼,忽然之间见到这么多山这么多树和这么多水,真是说不出的新鲜。清凉鲜美的空气味道,更是让他们由衷的禁不住地赞叹不绝。
他们一路兴奋得跳啊笑啊唱的,哪里象二十多岁的青春男女,十足似一群还未长大的小孩。
走着跳着,李和英的女儿陈志姗和她的新婚嫂子杨素芬,见前面除了是不高的群山外,哪有人家的?
而弯曲的泥路,中间略略凸起,两边稍稍凹下,婉延着一直伸向山脚深处。
以为要翻过前面那座山,不禁有点怕了。
此刻两个其实心里,都很想尝尝这乘坐门桥的兹味。
有爹爹,公公在,实不好意思开口,只好不住口的问小婊弟不赌老三,还有多远?要不要翻那座山?
不赌含糊其词,不置与否。
除一原外,其他几个兄弟都各司其职默不出声。
志姗素芬知道秦之华来过,就转而问他。
秦之华他此刻知道,转过前面小山丘不足百米就到
他自己第一次来也这样,一脸迷茫。所以这次也就故意不说。
正在这时,志姗见前面两领门桥转了个弯,忽然不见了。
连忙快步赶走几步,转过一个小山丘,却见前面不远处,即有两颗又高又大的香樟树。
香樟树内,团团簇蔟地,隐隐约约的,烟雾缭绕,居然有喏大一个村庄。
这下不仅是她们俩,就连陈志高和弟弟志远,也忍不住大声赞叹!
连快六十岁的陈平安,都称这奇景少见。
志远更是大声念:"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有一原等兄弟几个,对自己的家乡美景熟视无睹。
更对他们几个神情夸张,大呼小叫的现象,见多不怪。
很快,一行人到了香樟树边,路的尽头,书阁楼下。
志远念着书阁楼路廊上面,一长长的青条石上三个正揩大字"古桐亭"。
大家伙对这路廊怎么叫古桐亭,都觉莫名其妙。
问一原他们兄弟几个,均摇摇头不知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