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是真的很生气。
在听到齐楚两国撤军之后,魏王其实第一个念头就是撤军,向赵国求和。
那个时候的赵国毕竟遭逢新败,想必魏国的求和应该会是比较顺利的,实在不行就割几座城赔点钱也就过了,魏国地处中原四通八达又有大梁和陶邑两座顶级商业大城,钱对于魏国来说根本不是任何问题。
但现在情况就不同了,赵括都已经带着十八万兵马打进魏国领土来了,魏国如果一个应付不好的话就此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面对着魏王难得的失态,最终还是信陵君咬着牙率先开口:“大王,臣以为如今还是先集合部队,否则的话根本无力对抗赵军。”
魏相哼了一声,道:“现在我们能集合多少兵马?”
信陵君想了想,道:“若是举全国之力,应该能集合十六万左右。”
由于人口数量这么一个客观条件,各国能够集合的兵马数量自然也都是有极限数字的。
燕国和韩国作为最弱的两个国家,举国之力大概也就二十万左右,齐国和楚国的实力更强一些大约举国征兵能有二十五万左右,秦国的实力更强但这几年屡屡在赵括手上被歼灭三十万、十万的所以眼下大约能动员三十万左右的兵马。
回到魏国,魏国的国力介于燕、韩和齐、楚之间,所以举国之力大约就是二十二、三万这么一个数字,但之前晋鄙和信陵君带着五万魏军在灵丘之战中被赵括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所以眼下这个十六万的数字也就比较符合实际了。
“十六万?”
魏王并没有因为这个数字而感到欢喜,而是冷冷的说道:“这十六万里有多少是农夫,又有多少是久经战斗的精锐?”
信陵君张了张嘴巴,没有说话。
魏王将目光锁定在晋鄙身上。
晋鄙有些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道:“十六万人之中大部分人都曾经受过一些军事训练,可称之为合格兵卒,但若是论及精锐……包括大梁城卫军在内,能打的不超过六万。”
养军队是非常巨大的开销,要很多很多物资、装备、粮草,在如今这种诸国争霸的局势下这些东西都不是用钱就能够买到的,因此也就有了常备军和预备役两种。
常备军就是魏王所说的精锐部队,属于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除了训练和打仗之外什么也不管的。
预备役,又称郡兵、县兵,就是魏国的青壮农夫,平日里耕田种菜,每年抽出一两个月的农闲时间参加官府的军事训练,打仗的时候也会被征召但一般都属于炮灰或者后勤,基本上是只有数量毫无质量可言,也就比乌合之众强那么一点点。
魏王长出一口气,淡淡的说道:“所以,我们要用五万常备军来应对赵括的十八万常备军?”
晋鄙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大王,赵国在高唐之战中损失不少,这一次十八万赵军之中应该也就只有十万左右的赵国常备军,不会再多了。”
魏王道:“好。
那你们告诉寡人,这一仗能赢吗?”
大殿之中再度陷入一片死寂。
如果能赢的话在灵丘之战就赢了,还需要等到赵括打上门来再讨论吗?
但是看魏王的表情,又有谁敢说出这种大煞风景的话呢。
看着沉默的晋鄙的信陵君,魏王心中可以说是失望已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