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兴生再道:“等我气头过了,再看到你这首词,心里的想法才有所转变。词为心声。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唉…!感情的事,向来说不清楚。情不知所以起,一往而深!想当年…”
谁没有少年时?他亦有过年轻时。
林黛玉的事,已然至此。报纸上闹的天下皆知。即便,他能说服贾政,横插一手,但,能确保她嫁一个好人家吗?他不敢打这个包票。不单是名声上的问题。这些年来,他见过夫妻恩爱的家庭,也见过感情失和的!
比如,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好友,贾存周(贾政)和其夫人,据说相敬如宾。
这样的日子,他塞给林侄女,就是好的吗?而贾环既然对林侄女有这样的深情,林侄女一样深信贾环。他何苦做这恶人?当然,该争取的地位,得要。
这是他今天来贾府里,要谈的两件事之一!
厢房中,气氛稍稍一缓。
贾环感受到纪兴生所表露的善意。对纪侍郎的想法的转变,有点惊讶!
他对林妹妹的感情自然是真的。但是,他并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活在别人的看法中,何其的可悲!生活是自己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曾经给林妹妹写过一句话,鼓励她,要乐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面对命运的强--奸,不是要逆来顺受,而是要反抗,扼住命运女神的咽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抄一首纳兰容若的精品词,本意是要打消雍治天子的揣测,顾虑。并不是要装一个深情的款儿。那不是他的风格!然而,饮水词的威力,似乎超出他的想象!
纪兴生缓了缓自己的情绪,再问道:“那么,天子现在未赐婚,子玉你打算怎么办?”
贾环想一想,如实相告,道:“我想请方宗师主持我和林妹妹的婚礼。我已经去信到金陵。”
纪兴生一听就懂,但是,他并不赞同贾环的想法,教导道:“你太急躁了!林侄女才十五岁,你还可以等几年。方宗师作为文坛盟主,还差了点份量。
这桩婚事,非得天子赐婚不可!否则,你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唯有皇权,才能突破礼法的禁锢,世俗的目光。将你和林侄女的婚事变成一桩美谈、逸事!”
贾环轻轻的叹一口气,诚恳的道:“纪叔父,我等不起!”
他当然知道纪侍郎的话是对的。任何法律、法规,都是可以有特例存在的。何况,大周律?比如,一夫一妻制度下,建国之后,有开国元勋,有娥皇女英的故事,当时传为美谈!
他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例外?武则天之前,谁能想到女子能当皇帝?天后是如何称孤道寡的?
所以,他想是请天子赐婚,迎娶黛玉!以皇权打破礼法,法律的制约。这是一个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然而,雍治天子不用想了。他肯定不会赐婚。而林妹妹的年纪,等不起了。
纪兴生叫贾环将厢房门口候着的小厮离得远远的,这才压低声音道:“子玉,自洛皇子后,宫中已经有三年没有听到新生儿的哭声,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洛皇子,就是贾皇子之后出生的两名皇子之一。是雍治天子最小的孩子。
贾环微怔。这话太推心置腹了!他要是转头去举报,信不信纪家会被抄家?
他和纪兴生的关系,没到这份上的。然而,纪兴生还是和他谈的如此透彻!
纪兴生看看发愣的贾环,沾上茶水,轻轻的在高几上写了一个“五”字。然后,手指用力的一戳!意思很明显,最多五年,雍治天子必然驾崩!
三年前,雍治天子四十三四岁。这个年纪,有新生儿出生很正常。而没有,这说明天子的身体,已经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再结合,天子在西苑肆意的享乐;听闻永昌公主还在时时进献美女。这就不难得出结论。
剩下的话,就不用再说了。以贾环的手段,换一个皇帝,难道还不能求一封赐婚的圣旨?这本来就不是很难的事情!
贾环的脑子中在高速的运转,权衡,然后在几秒钟之内,下定决定。起身,作揖行礼,真诚的道:“谢纪叔父点醒。我险些自误!”
他请求方宗师主持婚礼,确实急躁了些。他当时是在巨大的失望情绪下,启动备用方案,安抚他和林妹妹。人不能没了希望。然而,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是请皇帝赐婚,最合适。
纪侍郎谈的是非常透彻的。令人豁然开朗!他当知道如何抉择!林妹妹那里,他要再去解释。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日后没有麻烦的长相厮守。
纪兴生伸手虚扶,畅快的一笑,道:“哈哈,孺子可教。不过,你也别忙着谢我,我等会还有事情要和你说。方宗师那里,我会去信,表明我的态度,请他不要同意你的请求。另外,蔡伯宗、汤元放那里,我会去解释。”
翰林侍讲学士、周仁宗实录的常务副总裁官蔡宜,吏部文选司郎中汤奇,再加纪兴生,是林如海的至交好友。
贾环再拱手一礼,道谢道:“谢纪叔父。纪叔父请讲。”
贾环下了决定,对迎娶黛玉的方案做出修正,心中反而轻松起来。请方先生主婚,这个备用方案,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麻烦。不如皇帝赐婚,一劳永逸。
最多再等五年!
贾环对雍治天子的死期本来就有一个大致的预判:他认为是十年左右。有些事情,不在于他想不想得到。而是,多一个人的支持,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感受。何况是份量很重的高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