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无防盗 > 第六百三十九章 让人人满意就是让人人不满意(第5页)

第六百三十九章 让人人满意就是让人人不满意(第5页)

如果有的选,徐璠肯定留在大明,但是徐阶冥顽不灵。

当肉食者没有足够的羽翼能脱离大明的时候,他们是有家国的,因为他只能在大明获得足够多的利润,他组织生产的产品,只有在大明拥有销路,这个时候肉食者们不得不有家国,因为离开了这片土地,就失去了一切。

李贽举了一个例子,大明有很多的船厂,只有七家拥有生产三桅夹板舰的能力,其余船厂只有建造二桅舢板的能力,而泰西的商人,不会购买三桅夹板舰和二桅小船,这些船厂的拥有者,就不可能脱离大明生存。

当大明提供了足够保护,让肉食者成长到可以顺着航路,去世界的舞台上竞争的时候,大明就失去了价值。

元绪群岛存在着一群反对迁徙富户充实京畿政令的反对派,他们之所以能够迁徙到元绪群岛,完全是因为大明开海政策支持,也是因为他们在大明汲取了足够多的养分。

“林辅成和李贽这两个笔杆子的观点,非常的犀利,鞭辟入里。”张居正看着桌上的杂报,做出了正面的评价,这俩人当个意见篓子真的很合适。

张居正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要阻止白银外流,同样要阻止番人入明务工。”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

在国朝上升的时候,掌控的资源足够的多,不管是谁,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份额,自然是其乐融融,而在国朝国力下降的时候,掌控的资源不够分了,不管谁都不会满意,那这些个入明的番人,就是祸乱的根源。

张居正也不是危言耸听,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教训,亦思巴奚战乱。

元至正十七年,波斯人为主的亦思巴奚军,在泉州发动了叛乱,建立了亦思发汗国,一直到十年后的至正二十六年才彻底平定,中国最繁华的泉州港毁于战火之中。

从林辅成和李贽的聚谈中去思考,很容易得到这两个政令的方向,大明实在是太自由了,在大明汲取了养分,居然能带出去,简直是不可思议。

“具体要怎么做,礼部拟个章程出来就是。”朱翊钧将这件事交给了万士和,万士和从一开始就喊,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礼部也酝酿了许久了。

张居正面色古怪的说道:“今年松江府原定快速帆船船坞七个,七月已经完成,年底之前,能达到十个船坞,也就是说,明年起,快速帆船的产能能达到十艘;兵仗局奏闻,今岁年底之前,每年轧印银币产能将提升到500万枚,大约在明年年中,能完成650万枚的预定目标。”

“陛下,朝廷定下的目标,有些保守了,这是廷臣们忽略了规模扩大,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

矛盾说讲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中就讨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矛盾说已经横空出世十二年,但在运用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忽略一些因素,朝廷对目标制定的保守,就是如此。

“不不不,先生,朕以为保守一点好。”朱翊钧摇头说道:“目标定的太高,就一定会急功近利,生产是物质的,需要遵循践履之实,目标定的稍微高一点,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事儿来。”

朱翊钧并没有忽视规模效应,他就是故意设立了一个不是太高、可以完成的目标,不是为了松弛感,而是防止大明官僚们的倍之和扩大化。

官僚要破坏一个政令的手段,其中最霸道的就是倍之,朱翊钧这种威权皇帝,对这种事也没有好办法,只有一个字,杀。

“臣谨遵圣诲。”张居正听陛下一说,甚至有点后怕,这些年,在考成法的高压和他的威权之下,官僚们都老老实实,让张居正险些忽略了倍之这个霸道手段。

张居正发现,皇帝心中对文官的警惕之心,从来没有一刻放松过。

“泰西最近流行那个大明教怎么回事儿?吕宋总督国姓正茂上奏疏说,好多红毛番的商船,要来京朝圣?”朱翊钧面色极为难看的说道。

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大明教唯一正神!

这个要求非常合理,孙克弘是投献皇帝的皇商,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而且孙家因为投献,在海贸厚利上狠狠的啃下了一块肥肉来,孙家如果都不肯带头去做,证明这政令绝对不得人心。

但孙克弘表示了配合,在三个月内完成。

而杀了家丁的周建仁也被押解入京,只不过袁慎是坐着囚车走的,而周建仁连枷锁都没有带,这是皇帝特别叮嘱过的,相比较赵老七赵吉含怒杀人不同,这次周建仁杀袁慎四个家丁的案子,皇帝本人认为是自卫。

袁慎先不给工钱,还打了看见他出入书寓的学徒,打起来的时候,袁慎作为工坊主,带着家丁继续殴打匠人,才酿成了这个悲剧。

皇帝的这个定性是个人定性,仍然没有通过法司,但这个定性让周建仁被押解入京的路上,好过多了,毕竟不用坐囚车,只要周建仁自己不跑,入了京师,顶多参考赵老七杀人案判一个流放。

刑部尚书王崇古是典型的威权信徒,皇帝有意宽宥一二,那王崇古就不得不考虑皇帝的意见。

“别吵了,吵的朕耳朵都生茧子了,坐下,坐下说话!”朱翊钧看着面前吵的面红耳赤的两位大臣,也是一脸生无可恋,万士和和张居正吵起来了,因为《大明会典》。

“我还是那句话,太医院太医医治不当,致天崩者,斩不赦!”张居正一甩袖子,最后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皇帝死了,看病的太医必须死。

万士和手一摊,十分无奈的说道:“那谁还给皇帝看病?那谁还敢到太医院做太医?元辅的想法,是怕太医院和野心之徒勾结,理所当然,但是人总归是要生病的,大明会典一旦明文,那太医院里全都是庸医了。”

“停!喝茶!”朱翊钧大声的说道:“二位,润润嗓子,你们俩都吵了快半个时辰了,不口渴吗?”

吵架的起因是刘文泰,这个人是成化年间和弘治年间,也就是宪宗和孝宗的太医院院判,这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宪宗和孝宗都是刘文泰这个太医院院判手中看病,结果宪宗没救活,孝宗也没救活。

最后的结果,刘文泰也只是被流放。

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无从考究,张居正也没有翻旧案的意思,他也没有说当年是否有什么阴谋之类的话,事情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当下。

张居正的意思非常明确,把整个太医院的命根皇帝的命连在一起,不用心治病,就一体连坐,统统殉葬,写进大明会典里,成为明文。

张居正是《大明会典》的总裁,万士和是副总裁之一,万士和修好了太医院用药规章,张居正非要加这么一条,万士和不同意,这就吵到了皇帝的面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