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培卫生医务人员44名,涉及13个专业,9所代培院校。
同时因为海福县是个离岛,受到了地域条件制约,不但教育、卫生系统人才缺乏,其他各行各业同样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
于是县里在保证教师、医务人员的委培指标的同时,想方设法的争取了一些计划外指标,以拓宽委培生的专业渠道。
其他专业涉及委培大中专学生110名,涉及26个专业。
平均一下,沪都每年要给海福县代培四十多名学生呢,几乎是等于全县多了一个大班的大中专学生。
已经很多了。
现在刚刚改革开放,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各个行业都是刚刚起步。
教育领域同样是刚刚起步,教学资源有限,从教师到学校,方方面面的资源都很少,所以导致升学很难。
如今国家选拔人才的总体思路走的是精英路线,能被选拔出来读中专、中师、大专、本科的,往往都是经历了非常激烈的竞争,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而走过了独木桥的人才。
像海福县只有一所中专院校,整个县里能培养多少人?
往上一级的翁洲现在也没有能培养本科学生的大学,只有中专师范、卫生学校和一所大专学校。
沪都帮助翁洲培养这么多学生,这真是大人情了。
村干部们暗暗琢磨,每年升学这么多人才,那自家的晚辈有没有机会呢?
后面的领导们纷纷发言,清晰的告诉他们一件事:只要成绩不合格,那就休想占用沪都的教育资源。
一位主管教育的领导说了,委培和代培工作都是宽进严出。
海福县里随便往沪都送人,只要成绩符合他们标准就可以接收,但如果在学校表现不好、成绩不达标,那绝不可能毕业,甚至有中途被劝退的可能……
各方领导反复强调了委培、代培工作的严谨性之后,沪都的领导们开始退场,高云这边忽然抛出了一个新话题:
“大中专生定向招生和委培工作的讨论先到此为止,我接下来要说一件事,嗯,我跟你们说,我知道你们心思,你们是不是想暗地里找关系送自己家孩子去沪都?”
“想都别想!”
“不过你们要是真想让自家孩子有前途,那我这里倒是有一条路,一条新路子。”
“怎么回事呢?考虑到咱们福海是传统渔场,国家觉得在咱们这里便于学习海洋渔业知识,能就地建立实践基地,所以决定在咱们县里投建一所水产技校!”
这话跟个炸弹一样扔进了人群。
所有人都没提前得到口风,听说县里要新建一所水产学校便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咱们县里要建起一所技工学校?什么学历?”
“太好了,这可太好了,高领导是什么意思?这个技校有操作空间?咱可以送孩子进去念书?”
“不是,你们先别高兴,我怎么听领导说是水产技校?这学校是干什么的?我听说现在技校不给学历呀,就是培养技术人才。”
大家伙兴致冲冲的讨论了一顿,讨论着讨论着,他们讨论出了这学校的办学目的,然后就慢慢冷静了:
水产技校,这所学校不是培养国家干部的,是培养技术工人的。
当然孩子能成为技术工人能端上铁饭碗是好事,但问题是水产技校是中专院校吗?能拿中专学历吗?
不是的话、拿不到的话,这样学生出来还能端上铁饭碗吗?
高云后面说话了:“咱们县里即将投建的这所技工学校,旨在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技术力量,它将是一所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规模会很大。”
“除了现在计划要开设的水产专业外,以后还计划开设海洋工程类、制冷与汽修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经济贸易类、食品工程类等多个专业。”
“孩子们来念书学技术,未来大有可为呀!”
有急性子的干部问道:“领导,这说到底是不是还是要培养养鱼的技工啊?是什么编制?”
高云咂咂嘴,说:“大家伙不要老是把眼光放在编制上嘛,你们看,现在改革开放了,搞海上养殖的单位是不是多了?”
“你们在座这么多人,不少村庄也开展了海上养殖工作吧?”
“而养殖行业是需要科学指点的,科学养殖才是出路,才能赚钱。现在你们懂科学吗?你们不懂,所以就需要有知识、懂技术的技术员来指导,对不对?”
干部们问道:“那就是没有编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