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何说话,你感受不到赵何用身份在压你,却心悦诚服。
这是赵何的魅力。
赵何笑了起来,也松了口气。
赵悝的事情,点到为止。
刘宣和赵何都没有再提,看着满院子的繁花,说些无关朝政的事情。
一圈下来,赵何有些乏了,找了个地方坐下。
赵何问道:“先生离开齐国有一段时间了,可曾想过回齐国看看?”
刘宣闻言,顿时愣住。
回齐国?
这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那毕竟是故土。
刘宣深吸口气,缓缓道:“臣的老师和朋友都在齐国,将来或许会回去看看。”
赵何道:“如果有出使齐国之事,本王会安排先生前往。”
刘宣道:“多谢大王。”
赵何话锋一转,正色道:“还有一事,得麻烦先生。”
刘宣道:“大王吩咐即可。”
赵何说道:“本王膝下的嫡公子赵丹,渐渐年长。等他再大一些,由先生替他开蒙可好?”
刘宣道:“谨遵大王之命!”
赵何安排,刘宣不会拒绝,而且田欣主动派人送了玉器来,明显有化解干戈的意思。
田欣有意化解矛盾,刘宣便顺水推舟。
赵何道:“有先生教导,丹儿将来必然成才。”
刘宣道:“大王谬赞了。”
两人聊着天,到了傍晚时分,赵何留在了刘宣的府上用餐。
这一决定,更是对刘宣的信任和器重。
吃过晚饭后,赵何带着缪贤离开了。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快速的向前。
缪贤正襟危坐,禀报道:“大王,太子带着赵尺去了邯郸县衙,但情况有些变化。”
赵何问道:“什么变化?”
缪贤道:“赵尺在太子府自杀谢罪,而后太子把死去的赵尺交给了邯郸令定罪。太子在邯郸县衙,曾公开向刘子道歉。”
赵何眼眸眯了起来,细细思忖。
转瞬间,赵何明白了赵悝的意图,摇头道:“费尽心机啊。”缪贤没有接话,静静的坐在赵何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