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反过来说,这样的规矩也是在开掘智慧的潜能,蕴寓了着多种组合。
当真玩起来,过程越曲折自然就越有趣,快乐竟是以倍数增长,成了趣多多。
比如说这样的环境里,谁都不爱吃碰,做大牌的可能性当然直线提高。
无论谁和了,必定都是一把有难度的漂亮牌。
单那牌面就显示着谐调、均衡的美感,像一组格调典雅的屏风。
另外,同样因此,一把牌的时间也变长了。
这让每个人打牌、抓牌的姿态,都透着一种具有节奏感,有条不紊的优雅气度。
甚至越抓到最后,越能引起人心浮动,感受到一种刺激的期待。
这样的感受,“推倒和”可给不了。
那玩意打起来快得很,只要凑够四副一对,就和了。
于是,洗牌、码牌、吃牌、碰牌、和牌,周而复始。
运气排挤智慧,匆忙顶替悠闲,火急火燎,杂乱至极,无以审美,优劣立判。
要说真是上天不负苦心人,第二圈的时候,洪衍武终于开和了。
还是个清一色、捉五魁的豪华对子和。
他打过那么多次的麻将,这种牌也只和过这一回。
心知肚明,也只有这种玩法,自己才会达成这种境界。
感慨之余,打心里往外泛着舒畅。
但要说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还不是和大牌,而是来自于那些额外的罚钱规矩。
因为表面上谁犯规,都要把罚款放于牌圈中央,最后归于和牌者。
可这里面还存有一个相当大的变数。
那就是必须得和牌者,在说“和”亮牌之前,先将罚款拿起,方能归己,否则便要加倍论处。
于是这下热闹了。
有时一连几个人和牌连续忘拿,挨个往里续钱,那总数累计翻番,数量就可观了。
谁都不免都虎视眈眈起来。
可也奇了,越如此就越容易忘,兴味自然随之倍增。
所以别看刚上手时,洪衍武对这样的新章程很不习惯。
老是他接连违章被罚,甚是不快。
入家随俗,只能勉强从之。
可渐渐就尝到了甜头,就变得乐此不疲了。
开始打心里认可父母这辈儿人的“麻将艺术”。
那不用问,这样的牌局必然造就出许多充满戏剧性的转折。
没多久,快乐的笑声和精彩的转折,就把洪家的孩子们都牢牢的吸引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