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阵杀敌,只要有人靠近他,他便拿这句话问人。
“没有阿七消息吗?”
再出口的声音,像从喉间挤出来的,低沉,压抑。
赵樽喉咙沙哑,咳得猛烈,好一阵才停下来。
“作吧,作死就好了。”
咳了好一阵,陈景心疼得过去为他拍着后背,元祐却瞪了一眼,放开他的肩膀。
赵樽眯了眯眼,冷冷扫他一眼,想要说话,却忍不住咳嗽起来。
元祐与他关系不同,在这营中,说话也是最不客气的。他死劲扇着空气里的酒味,一把过去揪过赵樽的胳膊,从他手上抢过酒坛,“嘭”一声摔在地上,然后用力扼住他的肩膀,低头与他对视,“我就奇怪了,天禄,你怎么还没有干脆醉死了事?”
“娘的,你到底喝了多少啊,可熏死小爷了。”
“出去!”感受到光源,赵樽不悦地眯了眯眼,声音沙哑,低沉,略有怒意。像是沉醉在一种不太清醒的酒醉状态中,他并没有看元祐和陈景,拿起手边的酒坛便往嘴里灌。而此时,他身侧的案几上,也不是往日成堆的公文,而是一坛又一坛的烈酒。他的眸中,也不是运筹帷幄,杀伐果断的肃色,而是离愁与疼痛生生薰出来的哀伤。
“爷,夜深了,您早些歇着吧。”
陈景上前,躬身行礼。
元祐摇头叉腰长吁短叹,陈景却是行动主义者,在他嗔怪的时候,已经把屋子里的油灯点亮了。可不亮不知道,一亮吓一跳。只见赵樽枯坐在椅子上,胡子拉碴,眼窝深陷,面色苍白,英挺俊拔的面容憔悴不堪,冷硬英气的五官也被忧郁折磨得冷鸷阴沉,就像杵了一尊活阎王在那儿。他整个人没有生气,没有杀气,只有酒气。
他不动声色地坐在案几后的椅子上,仿佛与黑暗融为了一体。
几个人在门口喧哗,赵樽却毫无反应。
“嗤”一声,元祐挥手,“滚蛋吧。”
“奴才,奴才……唉,是主子说,主子说不要的。”
郑二宝“嗳”了一声,苦巴巴跑进来,瞥着赵樽,嗓子发虚。
说罢他又扭头,低吼,“郑二宝!你死哪去了?”
“天禄,你怎么不点灯?”
帐里头黑漆漆的,没有点灯,一丝光线都没有。若不是他们目力好,很难发现坐在案几后面一动不动的那个人。元祐咳嗽一声,扇了扇满帐子的酒气,皱眉走过去。
从营里回来,他们去了赵樽的中军大帐。
洒脱是假的,忧心如焚才是真的。
可元祐与陈景的肚子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看两位将军英姿焕发,将士们信心大增。
凉爽的夜风中,陈景与元祐披甲佩刀,却一身的热汗。他们在各个大营走了一圈,与将士们说说笑笑,一来稳定军心,二来也顺便让他们知道晋王对灵璧之战,有十足的把握,早已成竹在胸。尤其晋军如今占领了齐眉山的防御要塞,易守难攻,要收拾耿三友那个龟孙子,便是晋王不出手,就他俩也够够的了。
赵樽的不败神话,向来都是晋军将士勇于冲锋陷阵的牢靠基石,他若没了战斗力,底下的人哪里来的胆儿去打仗?
自古“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打仗靠士气,士气靠将领。
连续几日与南军的短兵相接,各有伤亡,但由于营中关于“垓下之战”将在大晏重演的谣言,不免让军心惶惶,难以安定。将士们面上虽不说,可齐眉山即将被晋军合围,晋王却因晋王妃的出走,整日消沉颓废的消息,仍让他们少了一些斗志。
夜半时分,是守卫最为严实之时。
齐眉山,晋军营地。
夏初七侧眸,“……”
“是,挺苦的。”东方青玄跟着笑,一字一句道,“尤其还是比你长得美的妖孽。”
“与一个妖孽做朋友,我这命也够苦的。”
夏初七抿着嘴巴,憋了一肚子的话,可最终也只有一句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