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
穰苴做齐国将军的时候,杀了怕死的贾庄,军威大振。管仲做齐国的宰相,首先开辟盐田让百姓致富。商鞅在秦国变法,在集市上以扛木头树立威信。高祖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首先约法三章,安定民心。诸葛亮治理蜀国,首先严明法制。这些人都是在千头万绪之中,抓住了关键,所以,让
政策很快就见了成效。
原典
走不视地者颠。
注释
注曰:当下而上。
王氏曰:“举步先观其地,为事先详其理。行走之时,不看田地高低,必然难行;处事不料理顺与不顺,事之合与不合;逞自恃之性而为,必有差错之过。”
解释
这里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走路的时候,眼不看地,而是仰面望天,没有不栽跟头的。这句话是说应该看下面的时候,就不应该看上面,上下的顺序不能颠倒了。其二是,做事情应该脚踏实地,早打基础,早做谋划,扎扎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无往而不胜。
《淮南子》说:成就一件事情很难,失败很容易;建立好名声很难,而毁了自己很容易。千里长堤,可以毁于小小的蝼蚁,很大的屋宇可以被烟囱里的火焚烧。所以,尧告诫自
己:战战兢兢,日慎一日。
原典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注释
注曰:才不胜任,谓之弱。
王氏曰:“屋无坚柱,房宇歪斜;朝无贤相,其国危亡。梁柱朽烂,房屋崩倒;贤臣疏远,家国倾乱。”
解释
房子的梁柱不坚固,房子就容易毁坏。辅佐国家的大臣软弱无能,国家就会衰败倾覆。这里强调的,还是人才对于
国家或者事业的重要性。
《易经》说:德行很薄位置却很尊贵、智慧不够图谋却很
大、力量不大负担却很沉重,这种人没有不失败的。
《管子》说:大木头不能放到薄墙上。
举例
春秋时的卫灵公荒淫无道,但诸侯不敢去攻打他,为什么呢?孔子说:“是因为他有人才啊,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宗庙,王孙贾负责军队,有这些人帮助他,谁敢打他啊?”同样,称霸春秋的齐桓公也不是一个十分贤德的明君,只是由于管仲的才干和谋略才使他得以称霸。管仲一死,齐国大乱,桓公横尸数月,蛆虫满地,都无人安葬。伍子胥辅吴,吴国灭越败楚,威震中原,子胥一死,吴国亦亡。这又从反面证明将相乃君王之左膀右臂,将相强则国亦强。将相
无能,国家怎么可能强大呢?
原典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注释
注曰:夫中和之气,生于足,而流于四肢,而心为
之君,气和则天君乐,气乖则天君伤矣。王氏曰:“寒食之灾皆起于下。若人足冷,必伤于
心;心伤于寒,后有丧身之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安乐,各居本业,国无危困之难。差役频繁,民
失其所;人生怨离之心,必伤其国。”
解释
脚底下寒冷就会伤害全身心;老百姓有了怨恨之心,国家就要衰败了。
中医的理论,人感应天地之气最直接的部位是脚,因为双脚天天与大地接触。地气是通过脚流注全身的,人若中气充和,则身心安泰;中气不足,则易受伤害。脚之于人,犹民之于君。人无脚不立,国无民不成。足为人之根,民为国之本。可惜人们往往尊贵其头面、轻慢其手足,就像昏君尊
贵其权势、轻慢其臣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