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姑脸上现出悲伤和愤恨的神色:“因为一场文字狱。”
“文字狱?”叶锋不太明白。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梅姑念出一首诗,“大师可曾听过?”
叶锋点点头。
清朝时期,文字狱很严重。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
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这时候,庄廷鑨已死去,朝廷下令,把庄廷鑨开棺戳尸。
他的儿子和写序言的、卖书的、刻字的、印刷的和当地官吏,被处死的处死,充军的充军。
这个案件,一共株连到七十多人。
此后又有人告发,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里,对声明政权表示同情态度,又用了南明的永历帝的年号,就下令把戴名世打进大牢,判了死刑。
这个案件牵连到他的亲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
因为这些案件完全是由写文章引起的,就管它叫“文字狱”。
康熙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老死了。
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即位,就是清世宗,又叫雍正帝。
在雍正的统治下,文字狱也更多更严重。
最出名的是吕留良事件。
吕留良是一个著名学者,明朝灭亡以后,他参加反清斗争没有成功,就在家里收学生教书。
有人推荐他博学鸿词,他坚决拒绝了。
官员劝他不听,威胁他也没用,后来他索性跑到寺院里,剃光了头当和尚,官员们也拿他没办法。
吕留良当了和尚之后,躲在寺院里著书立说,书里有反对清朝统治的内容。
幸好书写成了,没有流传开去,吕留良死了,更没被人注意。
有个湖南人曾静,偶然见到吕留良的文章,对吕留良的学问十分敬佩,就派了个学生张熙,从湖南跑到吕留良的老家浙江去打听他遗留下来的文稿。
张熙一到浙江,不但打听到文稿的下落,还找到吕留良的两个学生。
张熙跟他们一谈,很合得来。
他向曾静汇报后,曾静也约两人见了面,四个人议论起清朝统治,都十分愤慨。
大家就秘密商量,怎么想办法推翻清王朝。
他们知道,光靠几个读书人办不了大事。
后来,曾静打听到担任陕甘总督的汉族大臣岳钟琪。
岳钟琪掌握很大兵权,因为讨伐边境叛乱的时候立了战功,受到雍正帝重用。
曾静想,要是能劝说岳钟琪反清,成功就大有希望。
曾静写了一封信,派张熙去找岳钟琪。
岳钟琪接见张熙,拆看来信,见是劝说他反清,大吃一惊,问张熙:“你是哪里来的,胆敢送这样大逆不道的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