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京之前,颜钧想了很多。
他的确信奉心学,更相信知行合一。
所以才有毅然散尽家财,筹建萃和会,和乡亲们同种同吃,放弃士大夫的高高在上,化身普通人。
也因为信奉知行合一,他才不畏惧朝廷的锦衣卫。
抓吧!
杀吧!
越是如此,我就越能成名,我的学说就越能传播……但天下人都意识到君王是天下大害的时候,他也就赢了、
甚至在登上金殿之前,他都要欢呼雀跃了。
昏君啊昏君!
你也太自信了,居然敢跟我辩论,你这不是找死吗?
我正好可以痛斥你的荒唐之处,让更多人醒悟过来。
对一个看淡生死的人来说,死亡不算什么,真正要紧的是死得有价值,死得轰轰烈烈,死得慷慨激昂。
能用一腔热血,换来无数人的清醒,就算死得如何凄惨,也都值得了。
只是颜钧没有料到,朱厚熜居然没有声色俱厉,也没有气急败坏,甚至没有准备文臣,跟他辩论道理。
简单几个问题,然后就甩给了他一大堆的奏疏。
这数量还真不少,看起来足有上百份之多。
身为一个天子,到底要干什么呢?
能在死前领教一番,或许也不错。
颜钧随手翻开……河南开封等地报了水灾,十七个县受灾,差不多八十万人,需要救济。
这有什么难的,拨粮食就是。
陕西急报,有一支汉民,前往河套地区开垦土地,由于进入了牧区,遭到了俺答部民围杀,三十七人,只有五人活着回来,三边总督请求朝廷定夺。
鞑虏猖獗,派兵讨伐!
安南等地,出现大量难民,有人更是趁机逃入广西境内,边民请求官府出兵弹压,又有官吏指出,朝廷应该派遣官员,治理安南。
该派谁前去,派多少人,还要请朝廷定夺。吏部根据情况,提出了两个方案,是建立交趾布政使司,还是设立安南都护府,要由陛下裁决。
颜钧眉头渐渐皱起,这里面又差别吗?
他仔仔细细,从头到尾,读了下来,这才弄明白,设立都护府,就如北境一般,以军中将领管理。
而设立布政使司,则是派遣文官,参考内地,这二者更有利弊。
该怎么取舍,是倾向武将,还是倾向文官,天子要权衡好……貌似他现在就站在了皇帝的位置上,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