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后续的这些重量级网络大咖腾出位置,不至于风头太盛被人集火攻击,在市值巅峰时期获取最大利益,防患于未然。
想象一下吧:
网景,雅虎,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油管网站全都集于一身是什么概念?
那就不是硅谷教父了,而是世界网络之王,米国人能容忍才怪呢?
垄断网络世界话语权,想想都非常可怕。
恐怕不单纯米国人,欧洲人,日本人也不会允许,如此多具有极重要意义的网络企业集于一身,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化的今天,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事儿。
如今
网络安全的意义被无限拔高,几乎等同于国家安全。
自由世界的商业规则也是有底线的,把所有的王炸都抓在手上,有可能最后把自己炸死。
谷歌公司的腾飞,必然会踩在雅虎公司的尸骸上,汲取前者的营养迅速发展壮大,慢慢演变成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是二者的市场定位决定的,没有温情和侥幸。
趁着雅虎公司市值高涨的时机出手,不失为一项精明的商业决策,利益最大化。
经过硅谷十几年的历练,王耀城眼力非同前世,也远远超过当前绝大部分网络科技从业者,已经看出来了谷歌公司必然腾飞的契机。
历史的惯性是如此之大。
从技术和生态来说,谷歌搜索引擎技术完全克制雅虎搜索和僵化的ie浏览器,具有碾压性优势。
当今世界
微软公司掌控下的雅虎公司和ie浏览器,占据搜索市场份额约为76,看起来垄断了搜索市场,牢牢占据着头部企业优势。
可是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前两者的市场份额从81后退到76,出现明显萎缩。
丢失的市场,绝大部分归入谷歌公司囊中。
谷歌公司现在是搜索市场排行第三的强者,大约占据了17的搜索市场,发展势头相当强劲。
微软公司是否看到了这一点?
答案是肯定的。
可如今的微软公司在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掌控之下,机构臃肿庞大,研发效率和行政效率急剧的下降。
它的反射弧太漫长了,完全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科技世界。
从2000年一直到2013年
微软公司在风起云涌的网络大发展浪潮中几乎隐身,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罪魁祸首就是高职低能的史蒂夫鲍尔默。
这个哈佛大学顶尖的高材生,一路走过来的履历无比辉煌,掩盖了能力的低劣。
有句话说的很好:
站在风口上,就是猪都能飞起来。
可惜,史蒂芬鲍尔默这头猪实在太重了,带着微软公司这艘巨轮泯灭于众人。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
两千年之后,微软公司的市值一直乏善可陈,十多年来基本上就在两千多亿美金的上下浮动,没有什么起色。
2014年以后
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解甲归田,ceo一职由纳德拉接任,微软的市值就一直被不断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