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老夫亲自去找许清宵一趟。”
这一刻,张靖耐不住性子了,他打算去找许清宵一趟。
可一瞬间,户部尚书顾言拉住了他。
“守仁有他的打算。”
顾言压着声音道。
此话一说,张靖沉默了,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许清宵为何不来?
难道真是意气之争?
不是。
大是大非,许清宵还是懂的。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许清宵自己也没底。
所以他才拒绝。
是啊,想想看,的确如此,谁能保证许清宵就一定能作出千古诗词?
人家镇国诗已经出现了,你上来,就算你作出镇国诗,那反而更麻烦,到时候选许清宵也不是,不选许清宵也不是。
大魏今日。
是输了。
输的彻彻底底。
而十国的大才们,再看到陈正儒等人的表情后,差不多猜到了一些什么。
“许清宵不会来了。”
“他不敢来了。”
“对,他不敢来,有镇国诗在,谁敢来?”
“许清宵有名气,这种人绝对不会冒险的。”
十国才子小声议论,认为许清宵不敢来,因为想想也的确是,有一首镇国诗在此。
谁敢来触之眉头?
谁来谁死啊?
就算你也作出镇国诗,又能如何?之前两天发生的事情,已经惹了众怒,如若今日还是这般的话,这帮人绝对不会答应。
随着众人议论纷纷,很快声音逐渐大起来了。
“原来这就是大魏万古之才啊,连赴宴的勇气都没有。”
“是啊,我还以为这万古大才有多强,没想到,就这?”
“万古大才,哈哈哈哈哈哈!”
“也不要笑话,许清宵还是很聪明的,有镇国诗在前,他畏惧也正常。”
有些声音格外的刺耳,引来百姓们愤怒,这一句话大才,在这一刻,刺耳无比。
人群中,笑的最大声之人,便是王夫。
不过哪怕是唐国第一才子,李恩也露出了得意笑容。
大魏百姓看在眼里,这爽朗的笑声,也传到了宫外。
此时此刻,大魏京都,各个街道当中,也显得有些安静,毕竟离阳宫未报来喜讯,大魏文坛遭到这般打击,百姓们又怎能笑得出来。
街道当中,酒楼内,显得格外安静,他们寄托希望于许清宵,可许清宵没来,其实百姓们也明白许清宵的‘苦衷’,有镇国诗在前,许清宵就算才华横溢,总不可能诗诗千古吧?
总有发挥和发挥不好的时候,谁有信心镇压镇国诗?让大儒来,都不敢说能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