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些弄得不明白的语句摘录了下来,然后接着看下面的语录。
我心里浮出一串的想法:“不是任何事情一定勇往向前,假如世界一直向前行走,那么地球还会有春夏秋冬吗?那么人类能否存活?难道世界不会拐弯的吗?是非曲直,真的可以说得明白吗?世界真的有答案吗?也许个人价值只有投身于集体中,才有可能得到回响。很多事情发生变革,源于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这些人的努力也许平凡,但是把他们抽掉,很多伟大的发明,根本就不会出现。
人可以平庸一生,但是也可以平凡一生证明自己价值。
难道这不是人类最永恒的价值。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太多人喜欢用高级低级词眼判定一个人的贡献,过于放大个人价值,忽略个人价值是建立在集体价值之上。
人类的很发明根本不是一个人的发明而是一群人努力发展的成果,只是到某个人手上获得成果。没有前人的累积,压根就没有后人质的飞跃。
在人类的器物领域很容易进步,但是在人类的思想领域很少有人到达圣贤的境界。不是圣贤生的非凡,而是他们更注意那些根本性的事情,但绝大数人只在乎那些末节性事情。人生的不同,源于彼此选择不同。”他把这些想法立即写在纸上,生怕遗忘这些深奥的话语。
金龙羽生看着《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由衷赞叹普鲁斯特的言语的华丽,对他的新颖的写作手法欣赏,也希望可以汲取一些写作素材,可以裨益自己的写作水平。唯美的语言,拉近与普鲁斯特生活的距离,也开始沉浸他书中所描绘的世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平时看的书大多是中国书,很少翻阅外国名着。其实他觉得自己在国内小说看了一下古典小说大体两大类,一类是通俗易懂的,侧重于故事性,结构臃肿,形式过于单调;一类是文人独创的,写作技巧过于典雅,学习略感吃力。在小说这个题材类,中国小说家并没有太多个人创见,很多技巧师承西方文学家。未来中文小说一定是在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的新范本,这样才有可能兼顾通俗小说与文人小说的两大特征。明清小说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也出现了一部巅峰之作。现在的文学平淡久了,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困境,但是没有写出时代的希望。揭露现实很可贵,但是缓解现实矛盾才是治本之策。
金龙羽生的文字里有很多文言词汇,可是现代汉语过于强调词语,而不是字。中文的文法是不可能像英语那样可以写得清清楚楚,因为写得清清楚楚的东西,迟早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泥淖之中。
留有空白,本身是自知之明,现在人过于强调白纸黑字,凡事讲清楚。可是现在很多的事情,已经越讲越混乱。
他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写下,那些对理性思维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证明所谓的理性思想其实并非真的理性。理性思维一定兼顾情理两方面,否则就是片面的理性思维。
语言自他出现早已变化万千,以后依然继续变化下去。既然变化是不可改变,那么说明变化本身就是不变之是一句悖论。
很多人抱怨世界变化太快,其实这就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真理。如何变化,才是符合客观规律,这才是人要不断尝试的人生态度,只有你了解变化,适应变化,才有可能运用变化,做到变若不变。
金龙羽生对道家了解,大多是从临川文化的祖先记忆感悟,卓越智慧临川文化,促使他可以以小小年纪领略超人智慧。
在这两年里与室友互动,把自己那些人生智慧融会贯通在生活琐事之间。很多事情只要生活里提炼,就有醍醐灌顶的那一刻。全新的人生,缘于不懈的努力。
他与我,一个爱东方文化,坚信东方文化可以再开新枝,可以为万千流浪者找到心灵的归宿;一个喜西方文化,深信西方文化可以领先世界,可以为万千苦寒者带来衣食的冷暖。
其实金龙羽生也明白,西方的器物帮中国一个大忙,帮中国弥补一个致命式错误。也许中国人就是在错误不断摸索出的人间至理——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个世界不是黑夜就好,也不是白昼就好,而是黑夜与白昼之间不断轮转方为人间正道。不要幻想世界没有罪恶与灾难,也不要绝望世界没有公平与正义,以一颗平常心应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人间之事。
周洲明看了尼采后,心里便感吃力,觉得尼采运用了大量象征性语言,描述人生的层次。
他的超人意志,也许是过于狂热,忽略人是集体性动物。天才固然很可贵,但是天才也要与凡夫融洽地相处。
这样的天才方能得到世界认同的同时,才可以活出平和人生。天才就是活出个人之余,超越普通人的存在。
尼采的不幸是他在生活的年代被人漠视,到了死后被人歪曲。可是在一百年后,尼采得到世界认同,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先知。
德国的哲学是西方哲学重要分支,也是奠定西方现代哲学的基础。
周洲明对尼采的骆驼、狮子、婴儿的人生暗喻十分欣赏,也明白哲学同样蕴含非凡魅力,也比较感谢自己的室友的影响,使他脱离单一的文学思考,进入哲学的新领域。他的非凡的想象力到了哲学世界,同样找到发挥的机会。
他也开始对宗教一些哲学思想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