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垚作为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军事观察员。这时正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希亚姆镇的观察哨所内,担任值勤任务。
所以,蒲英从电话中都可以听到那边的隆隆炮火声。
冯垚也对她说,镇外的交通中断。本该来换哨的人员也没有及时到来。
不过,正在两人通话的时候,那名换岗的人来了。
冯垚在挂上电话前让蒲英放心,他马上就会撤离希亚姆,等回到联黎司令部后再给她电话。
第二天,蒲英没有等来冯垚报平安的电话。
第三天,中国国防部维和办的一个电话打到了黄山号上,指名要找蒲英。
陈远航亲自去叫的蒲英,戎飞也闻讯赶来。
当蒲英拿起电话后,那名维和办的官员再三确认了她的身份。才说道:“有个不幸的消息要通知你。蒲英同志,你是一名军人,希望你能坚强地挺住!”
听到这样的话,蒲英心里难免咯噔了一下。
她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会的。请说吧。”
“是这样。我们刚刚接到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司令部,以及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通知——来自中国的军事观察员冯垚上校,和来自奥地利、加拿大、芬兰的总共四名联合*事观察员,在昨晚以军对希亚姆联合国观察哨所的空袭中,不幸遇难。”
蒲英一听就大叫了起来:“这不可能!你们搞错了!冯垚前天就已经从哨所换下来了!”
戎飞、陈远航以及在通讯室的众人,从蒲英的神态中,已经猜到是冯垚出事了。都情不自禁地靠拢了过来。
负责通知蒲英的那名国防部军官,其实也认识冯垚,所以他语气沉重地说道:“对不起,这个消息是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参谋长利雷将军,亲自通知我们的。他说,军事观察员是轮流上哨。长哨最多7天,短哨最多4天。冯垚大校作为军事观察员的组长,却总是给自己安排长哨。前天,一名奥地利籍观察员前往希亚姆换哨。因为安全形势的变化,利雷将军命令哨所的执勤人数由5人减少为4人。所以当天可以有2人轮换撤走。冯上校本来就轮到了下哨,而他又是值长哨最多的人,所以他本来最有资格撤离那个危险的地带。可是,他却主动留下,让正在生病的澳大利亚籍女观察员和年龄较大的爱尔兰籍观察员撤走了——所以,冯上校……就这样和另外三名军事观察员,不幸遇难了……”
蒲英听到对方哽咽的声音,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她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冯垚就这么走了的!
她绝不相信!
可是,对方话语中陈述的细节,都是那么符合冯垚一向的为人,由不得蒲英不信。
蒲英紧紧握着话筒,心脏却是一阵绞痛,那疼痛扩散到左臂,延伸到了无名指。
这一刻,蒲英真的体会到了为什么结婚戒指要戴在这个手指上?
因为它连着心啊!
“不,不可能,他不会死的,他怎么可能死呢……”
蒲英喃喃地重复这句话。
戎飞担心地去拿她手中的话筒,“蒲英,你没事吧?”
“没事,我没事……”蒲英呆滞的目光看着他,手里却松开了电话。
戎飞轻声对电话说:“对不起,她的情绪不对,我们一会儿再打过来……”
话没说完,周围人发出一声惊呼。
戎飞见到蒲英向后直直地摔倒,急忙扔下电话,和陈远航等人一起接住了悲伤过度而晕厥的蒲英。
ps:
放了个大雷o(╯□╰)o……叙利亚化武、黎以冲突为背景,和实际细节时间有出入。本章情节基于杜照宇烈士的故事——2006年7月26日,杜照宇在黎巴嫩南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遭以军空袭,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4岁。总参谋部追记一等功。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