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空没有半点云朵,天色蓝得发白,日光如流火般倾泻下来,校场上的将士们早已汗流浃背,校场是临时开辟出来的,黄土飞扬,黏在脸上,每个人都灰头土脸。
由于接受检阅,是以诸军将士都需要全副武装,在这样的天气之下,负重而立,暴晒于正午的日光之下,如同置身于微型铁蒸笼里头,有多么受罪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他们都是军中精锐,若是连这等艰苦都受不了,也别再去提什么上阵杀敌了。
杨璟威风凛凛地站在点将台之上,却迟迟没有下达命令,因为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张长陵和林爵等人就在台下,杨璟朝他们示意了一眼,张长陵便让人押解了十几名军士上台来。
诸军将士见得此状,也是一连迷惑和茫然。
他们看到杨璟终于能够出现在人前,自然是高兴的,因为杨璟终于不再藏头露尾,终于不再被恶蛟纠缠。
但也正如先前所言,没有了恶蛟,他们心中反而有变得失落起来,归根结底,恶蛟就如同一股无法掌控的邪恶力量,让他们渴望却又畏惧。
他们并不希望杨璟抛弃这股力量,他们希望杨璟能够彻底掌控这股力量,只要杨璟能够表现出来,他们的惊恐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可惜的是,杨璟并没有做到,杨璟此时没有带着恶蛟,只怕早已悄悄将恶蛟给斩杀了。
所有的一切都如同谣传那般,杨璟并不知兵,只不过是个剑走偏锋的旁门左道罢了。
此时见得杨璟将十几名军士压上来,有些人已经能够想到,杨璟这是要杀人立威了。
因为恶蛟的消失,也让杨璟的威望跌落谷底,在这个情况下,杨璟想要重获威望,能做的就是一直没有去做的,那便是杀人立威!
不过也有人并不这么认为,所有人都觉得最乐得见到这种场面的,应该是贾似道等人才对。
可恰恰相反的是,见得这些军士被压上来,贾似道和身边的亲信却脸色大变!
贾似道身为监军,此时就坐在点将台旁边的主席之上,可他的眸光却死死盯着那十几个被押解的军士,而后又朝身边的亲卫们瞪了一眼,这才压抑了怒气,强行忍耐着。
杨璟见得这些军士被押上来,这才朝台下的诸军将士高声道。
“诸位将士们,袍泽弟兄们!”
他的内功已臻化境,即便点将台方圆数里宽阔,他运动玄功,声达数里,便是最外围的军士,都听得一清二楚!
当然了,那些没办法上前接受检阅的数万禁军,是如何都听不到,也看不见这场景的。
漫说阵仗太大,人数太多,单说军士们的军纪还没有严肃到一言不发,窃窃私语的声音混杂起来,便如喧嚣的街市一般,又怎么可能听到点将台上杨璟的训话?
不过杨璟已经尽量放大声音,若非有损威严,他还真想制作一个“大声公”来扩音了。
将士们听到声响,便停下了窃窃议论,校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杨璟这才继续开口道。
“本帅听闻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
“故有说,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也,万人之斗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奋也,赏如日月,信如四时,令如斧钺,制如干将,士卒不用命者,未之有也。”
杨璟对兵法并不熟悉,张长陵却是个擅长用兵的,而且出身将门世家,自小熟读兵书,这段话乃是军议之时,张长陵跟杨璟说过的。
众人起初也觉着杨璟虽然厉害,但对行军打仗到底是外行,而且也没有统领大军的经验,杨璟的真正作用,只不过是提升军心士气罢了,说到真正的带兵打仗,还得贾似道这样的老人来做。
只是当杨璟说出这段话来,行家都能够听得出,杨璟确实是读过兵书的!
古代兵法大家留下的经典也有不少,远的有孙子兵法鬼谷子等等,而大唐的李靖等等,但凡青史留名之人,多少都会有孤本流传,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够去读去学,更少有人能够去验证。
再者说了,军士都是低贱的军籍,大多不识字,这也是文官为何在武将面前如此高高在上的原因之一。
是以当这些人见得杨璟掉书袋,即便听不懂,也要将杨璟高看两眼。
杨璟自然知道很多人听不懂,背了这段之后,又高声解释道。
“古时善于用兵者,如能使半数士卒甘愿战死,其威势足以凌驾天下,能使三成士卒甘愿战死,武力则可凌驾于诸侯之上,能使十分之一的士卒甘愿战死,起码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所以也有说,百万之众如果不服从命令,还不如一万人齐心协力去战斗,用兵一万,若不遵从军令,还抵不上一百人齐心战斗!”
“本帅三令五申,将士袍泽需一视同仁,严守军纪,本帅就不信,我这十万大军里头,难道连十分之一甘愿为本帅战死沙场的都没有!”
“早前都说金国女真人满万不可敌,难道我大宋军士还不如北方的鞑子么!十万大军的十分之一便是一万,若有这一万敢死之军,如何还愁南患不平!”
“本帅也跟弟兄们说句实在话,别的本帅不敢保证,但神火营的五千弟兄,一定会跟着本帅死战于沙场之上,难道这十万大军里头,本帅就再没办法凑够五千敢死之人么!”
杨璟如此一说,诸军将士也是满脸羞愧,更多人却是激愤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