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人怀疑有人给颜宓通风报信,让颜宓有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带领兵将去了海上。
颜宓说是去剿灭海盗,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躲避钦差,躲避元康帝的圣旨。
钦差大人感觉自己就跟小丑一样,被颜宓戏耍了。这对钦差大人来说,是毕生耻辱。
这个时候,钦差大人对颜宓恨之入骨,颜宓一跃成为钦差大人心目中头等敌人。将来只要让他逮住了机会,他一定会将颜宓往死里整。
一开始,李指挥使也跟钦差一样,又急又恨。生怕完不成元康帝交代任务,会被元康帝收拾。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李指挥使反而镇定下来。
反正这一趟他是奉命带颜宓回京,一日没见到颜宓,他一日不能离开。正好东南繁华,东南的女子格外有味道。李指挥使趁着等候颜宓的时间,好好品味了一把东南生活。倒是将这趟差事,变成了一次外出游历,日子甭提多顺心了。
钦差厌恶锦衣卫,对李指挥使的不思进取更是鄙视。差事完不成,竟然一点不着急,还有心思饮酒作乐,真不知那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李指挥使翻了一个白颜,他就是看不惯文人清高。真以为全天下,就他们读书人忧国忧民,其他人都是酒囊饭袋。
我呸!
李指挥使哼了一声,钦差大人手下就小猫三两只,还想接管颜宓的南府军,真是异想天开。小心被颜宓给吃了。
至于自己的差事,李指挥使一点都不着急。颜宓不在,他又不能去海上抓人,这个理由足够强大,足够应付元康帝。
李指挥使优哉游哉,时间转眼到了八年。眼看中秋就要到了,颜宓还不回来。
算起来,颜宓这一趟出海都有两个多月了吧。颜宓难道不需要补给吗?还是说颜宓同其他官兵都已经葬身海底了?
李指挥使一想到这个可能,顿时不淡定了。
李指挥使赶紧派人到海商中间打听消息。海商全都说没见过颜宓,也没见过南府军。都知道南府军出海去了,可是没谁知道南府军目前在哪里?而且海商们也没听说南府军同海盗打仗的消息。
不过这段时间,海盗倒是安静了许多。最近海面上都看不到这些海盗的踪影。
李指挥使一琢磨,难不成颜宓同海盗同归于尽了?
李指挥使去找钦差,想和钦差分享一下自己的猜测。
结果钦差大人将李指挥使骂了个狗血淋头。
颜宓和海盗同归于尽,李指挥使可真敢想。
钦差大人连连冷笑,讥讽李指挥使无知愚蠢。李指挥使气坏了,人家宋安然对他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结果钦差这个王八蛋,竟然敢骂他无知愚蠢。
哼,李指挥使干脆告状。就告钦差大人。
罗织罪名是锦衣卫的专长。
这年头做官的人没几个屁股干净的,锦衣卫老大亲自出马,锦衣卫子子孙孙全都卯足了劲。就算钦差大人没有黑历史,他们也会替钦差大人制造点黑历史出来。
很快李指挥使就罗织了一堆的罪名按在钦差的头上。
李指挥使派人将奏章送到京城,然后自己继续悠哉过日子,顺便给钦差大人找点麻烦,制造点哗变新闻,败坏一下钦差大人在民间的名声。
李指挥使大人的奏章送到了京城,没有经过通政司,内阁,直接就摆在了元康帝的案头。
元康帝看到了奏章内容,气的半死。他将钦差还有李指挥使派到东南沿海,是让他们二人齐心协力对付颜宓。
结果这么久连颜宓的人都没见到,两个人倒是先起了内讧。
元康帝将奏章狠狠的扔在地上,多看一眼都觉着是在侮辱自己。
元康帝喘着粗气,心中愤怒无比。
元康帝确定,颜宓是故意躲到了海上。颜宓一日不现身,他的机会一日不能实现。
元康帝双手撑着桌子,喘着粗气。他觉着自己快要呼吸不过来了。每呼吸一次,心口就在发痛。就好像有人正拿着小刀在挖他的心。
元康帝感觉自己快要死了,死神真的离他很近很近。
元康帝急促的呼吸,问身边的刘小七,“太医院和霍大夫有消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