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水师半月谈》登载着〈托雷斯海峡海战复盘简析〉、〈水侦机搜索任务常见疏漏〉、〈夜战要领:钱塘江号舰正之心得〉等等。
这一期的《空军旬刊》登载着〈不宜依赖三角形概率轰炸法〉、〈浅论格斗时佯装引擎故障之计〉、〈对敌大型轰炸机之截击经验综述〉等等。
在它们中间,居然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篇谈论己方缺乏海空优势的时候该怎么进行防御的论文?
而且从头到尾浏览以后竟发现最后的署名是“陆战一旅旅正周长风”?
这篇论文从一开始就以确凿无疑的笃定态度说明,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防御任何岛屿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尽可能拖延时间、杀伤敌军。
周某人在其中分别以战前准备、战役部署、步兵战术、炮兵战术、反坦克战术、防空战术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第一,战前要尽可能多的囤积炮弹,子弹在达到一个战役标准弹药量以后就不用再运了,而炮弹越多越好,其中又以80㎜迫弹和112㎜榴弹最重要。
第二,要以纵深防御来进行部署,整个配系要绵密且复杂,保证能相互沟通支援,任意坚固支撑点在被分割包围后也应该具备独自坚持一段时间的能力。
接着第三,那些兵种战术实际上都围绕着如何反制敌军的推进来论述的,周长风指出,敌军非常依赖强大的海空火力和装甲载具的伴随掩护,在缺乏二者的情况下,推进效率相当低下。
故而核心要领是依靠坚固工事保存自己免遭火力杀伤,然后集中直瞄火力摧毁敌军坦克,接着则按部就班使用常规战术打击敌军步兵部队。
在此期间,万万不能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必须以小股步兵反向渗透、奇袭、伏击敌军,甚至可以看准时机投入少量坦克实施短促有力的反击,但绝对不可以进行大举反击以免被敌军海空火力重创。
同时他还顺带吐槽了一下兵部军器局没有远见,因为明军坦克暂时称得上优良就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炮的研发工作不上心。
第四,困守于孤岛的部队终究会耗尽兵力和弹药,达成预期目标后就可以投降了。排除伤病员和士气低落的官兵,挑选出意志坚定的几百人撤退进丛林打游击,利用预先囤积的隐秘物资点来维持长期抵抗,隔三差五奇袭敌军机场。
这篇论文很快就在明军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实际没有那么夸张,但反响确实不小。
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多数人则是表示不理解——
大明王师至今屡战屡胜,天朝人力雄厚、物产丰盈,本就立于不败之地,谈何“海空皆丧、龟缩守岛”?
个别阴谋论者则宣称这是皇帝和太上皇借助周某人向外界发布的信号,提醒大家这场战争不能不可控的持续下去,好战必亡。
大明国内是这般情况,可南半球的战事却并未停止。
军事到底敌不过政治,明军最终还是在战略部署上退而求其次——同样是攻敌之必救,没有选择威克岛或中途岛,而是选择了澳洲。
鉴于莫尔兹比之战结束未久,陆战一旅缺额较多,不少伤病员还没有痊愈,暂时不适合投入战斗,因此仍然驻扎在于莫尔兹比休整。
第十步兵师和禁卫第二步兵师担负进攻任务,集中力量进攻凯恩斯,暂不考虑汤斯维尔。
凯恩斯,昆士兰州北部的一座小城市,在后世以其丰富的自然美景而闻名,是前往大堡礁的主要出发地,当地也有繁茂的热带雨林,旅游业相当发达。
【配图】
历史上大战期间的凯恩斯亦担负起了重任,是盟军对巴布亚地区展开反攻的前进基地。
而现在,明军集结了一切可用的船只用于运送部队,数十艘大小不一的货轮满载着禁卫第二步兵师和第一野战重炮旅的人员和装备,在丁字三十九分舰队的护航下浩浩荡荡地杀来。
舰队虽然在托雷斯海峡海战中损失了元封号战列舰,但现在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
三艘驱逐舰和一艘轻型巡洋舰从星洲赶来加入舰队,之前在达尔文遭到空袭受损的燕山号重型巡洋舰也已修复。
禁卫二师是澳洲兵团序列中唯一一支禁军单位,此前一直是陆战队和其他陆军部队斩获战功,这一次终于争取到了机会。
为了像当年的禁卫混三旅一样摆脱看门狗的讥诮,禁卫二师上下可以说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师长任至泉向督师部保证,能来到这的都不是怂货,因为混吃等死的那些货色压根就没随军开拔,现在还在顺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