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往往比传说、小说、神话、志怪,这些玩意加在一起还在扯蛋,而这些超越了现实题材的东西,基本上也是来自于现实。
就像是威信城下的叛军营啸一般。
威信城屁大的地方,如果说奢崇明一开始就挥军猛攻,那么拿下威信撑死了也不过是两天的时间,最多最多也不可能超过三天。
可是就是马双成手下一个骑兵乘子小头目无意间打算给奢崇明找乐子的举动,彻底让奢崇明叛军出了大乐子。
哪怕是在永宁卫那般绞肉磨坊之下,其损失也不过万余,可是这一晚上的炸营,损失又是万余。
真正死于惊马或者说那几百骑兵的,不过区区几百人之数,剩下的则是死于营啸之下的自相残杀。
原本奢崇明还以为自己手下哪怕就是营啸了,怎么着也就是死上个几百上千的事儿,但是实际上损伤足足有万余。
这让奢崇明打算留下三万叛军继续围城,再派出一万余去找官兵援军麻烦的想法彻底落了空。
当然,落空不是说就不派兵去给援军找麻烦,而是围城的叛军由原本计划的三万人变成了两万人。
这种情况下,想要再挥兵攻城自然也就成了不现实的事情——城头上哪怕是守军再少,就算是只剩下了一个百户所,只要其中还有着炮兵的存在,这城就不是那么好攻的。
就连崇祯皇帝自己都没有想到,原以为怎么着也要打上几个月的平叛战争居然能出现这么儿戏的一幕。
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在接到了叛军营啸后自相残杀的报告之后,心中更是蛋疼不已,干脆把张惟贤给召进了宫中。
不记得是《汉风1276》还是在某个逼乎上面看过,崇祯皇帝记得秃子的大军某个兵团曾经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原因好像就是因为营啸。
而看的科普读物极多的崇祯皇帝知道这玩意的起因,说白了就是杀人杀的多了或者说新兵蛋子被欺负的狠了,心里压力过大,借机发癔症而已,实际上这些闹事儿的士卒本身大部分都是清醒的。
而正是这些玩起了营啸的家伙,才让马双成达到了三百骑破四万敌的成就——哪怕是比起来唐朝那个大牛席君买,这牛逼也足够马双成吹上一辈子了。
但是其实侥幸的成份太大了。
如果不是因为叛军在指挥上比之官军混乱,如果不是因为守着营门的那小头目先行逃跑,如果不是因为营啸,马双成估计已经凉透了。
别的不说,哪怕是自己在蒙古之时所带的那些京营和新军的老兵油子们对面这种情况,马双成别说三百破四万了,哪怕是五千人都能把丫给埋喽。
所以无论如何,大明这边儿是绝对要想办法避免营啸这种情况的发生的。
五军都督府之中的中军都督府是张惟贤所领的,也就是说,张惟贤目前除了是大明的英国公之外,还是大明五都都督府的大都督,这种事儿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张惟贤。
除非崇祯皇帝打算自己把五军都督府再一肩挑越来,把自己那个名誉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头给落到实处。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是没有这个打算的,自己光朝堂上还有带兵亲征这些事儿都够头疼的了,再整个五军都督府在身上,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想了想,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锦衣卫急报,奢安贼在威信城下发生营啸,四万叛军去其一万,如今其势更弱。”
张惟贤先是恭喜了崇祯皇帝一番:“臣为陛下贺,陛下天威之下,奢安贼五万叛军如今只剩三万,其势大不如前,平叛便在眼前。”
恭喜完了之后,张惟贤才试探着问道:“不知陛下诏臣进宫?”
崇祯皇帝道:“朕诏英国公进宫,便是为了营啸一事。”
张惟贤一听,就知道崇祯皇帝这是让营啸给吓着了,把自己找来也是为了不让大明官兵以后发生营啸这种事儿。
但是自己有个屁的好办法,这种事儿百年不遇一次,一遇上就是要命的事儿,谁能说的准?
张惟贤自觉得自己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是底气十足:“英国公虽然在以前是执掌京营的,可是却没有实际上带兵出征罢?”
张惟贤老脸一红,别说带兵出征了,就连住在军营的时候都不多,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即位以后大力整顿军方,只怕自己再进军营的机会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