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回过头来说:“咱们要买什么去门市部就行了,让王老师捎带,王老师捎带的便宜。”
麻六说道:“富民街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商品也便宜,要不然市民甚至说周围城市的个体户们为什么纷纷来批发市场买?就是因为便宜。”
“比如说男式节约领吧,在市场里大约是1块3毛钱,国营商场要两元还要票!国营商场里每对10元左右的绣花枕套,在市场里只卖5至7元!”
王向红点点头说:“这样确实便宜,不过咱们不用着急买,先把社队企业的存货卖出去。”
麻六豪气的一挥手说:“这个很简单,交给我吧,今天我之所以花费船费回队里,第一就是要跟大义哥一起带上更多的货。”
“本来王老师说,让大义哥再带两皮箱的货过去,我看这样不行,得推着小推车,推它一车货过去!”
王向红挠挠脖子说:“咱们队里也没有那么多的货呀,衬衣、假领子倒是多,但咱在县里不够卖……”
“去沪都卖更值钱。”麻六说,“男士的假领子——人家沪都叫的洋气,叫节约领,在市场里能卖一块三毛钱,在咱外岛都是五毛六毛的。”
“都是城里人不假,可咱县里人哪有沪都人有钱?”王东喜摇摇头,“其实咱县里百货商场的假领子也不便宜,国营商场同样要卖两元,但老百姓不舍得买。”
麻六说道:“这不就得了?沪都人舍得买呀!”
他说着又感叹一声:“咱们的社队企业要是在里面有个摊位就好了,那市场里有很多外地工厂的推销员,他们直接把自家工厂生产的货推荐给摊贩代销。”
“摊贩什么都不用管,睁眼闭眼就可以收钱!”
社员们羡慕傻了:“这不是捡钱吗?”
麻六说:“当然是捡钱,你们真该去看看现在沪都的经济有多活跃,陈谷哥跟我说,就这个富民街小商品市场,每天来来往往的约有万余人次,假日还要翻倍!”
“你们知道他们市场每月成交额有多少吗?我说出来你们都不信——约在70万至100万元上下!”
社员们这次真傻了。
被这个数字吓傻了。
他们一个月赚七十元就欢天喜地,结果人家市场一个月的成交额有七十万到一百万元?!
有人下意识就说:“不可能,这不可能,沪都人口才多少?他们天天去那个市场买商品吗?”
麻六从包里掏出一张报纸递给王向红,说:“不信你们让支书念一念报纸上的新闻,这是《新民日报》的报纸,上面的新闻不能作假吧?”
“而且我也跟你们说了,来小商品批发市场买货的不光是沪都市民,还有很多周围外地的个体户。有个叫义乌的地方你们知道吗?他们就来沪都的小商品市场拿货回去卖,转手还能卖上好些钱呢!”
王东喜听到这里也绷不住了,叫道:“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麻六说:“我也这么说来着,但陈谷哥说,现在国家鼓励个体户来搞活市场经济,义乌走在了前列。”
“他们那里没地也没工厂,所以鼓励个体户们走向全国去收货,然后再集中起来进行销售。”
王向红眯着眼睛借着灯光看向这张报纸的头版头条,说道:
“国家调整经济方针给零售经济战线带来新变化,富民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树立经济改革的思想、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努力引进全国各地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开了产品销路,在服务了人民、活跃了市场的前提下,还给个体户朋友们带来了巨大利润……”
“根据市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一到六月份,富民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最低成交额为71。5万元,最高成交额为124万元,预估全年最高月成交额将出现在12月份,可以达到二、我草,二百万元??”
王向红吃惊的抬起头看向麻六。
麻六重重的点了点头。
社员们哑口无声。
都被震惊了。
这时候外头响起大胆的叫喊声:“我听说王老师的同学给他邮寄了一台摩托车?好家伙,真是好家伙了,王老师你同学都是什么家庭啊,竟然还给送摩托车!”
王向红怒道:“别嚷嚷,看你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王老师的摩托车不是他同学邮寄的,是他自己抽奖抽到的……”
又是一番讲解抽奖是怎么回事。
王忆没去管抽奖和摩托车的事,他问麻六说:“你刚才说你今天提前回来有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跟大义哥一起带上更多的货,那第二个呢?”
麻六嘿嘿笑:“第二个任务是跟我媳妇吃个团圆饭。”
正在人群外听他们讨论的杨文蓉听到这话后顿时不好意思了,赶紧低着头离开。
社员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起哄,有的推搡麻六去追,有的则拽住他让他继续说说沪都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