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渐渐的成熟了。
再后来他就去了西南。
在西南他见识到了另一种局面。
百姓贫困,土人作乱,交趾人趁火打劫。
怎么办?
解决土人为先。
在那里他学会了手腕必须要灵活的道理,只要能解决事情,可以不必拘泥于手段。
沈安说过,大宋的官,是为大宋的利益服务,但凡有利于大宋利益的事,我们就要去做。但凡不利于大宋利益的事,打死也别做。
这就是为官的目的。
回京后他觉得自己会有远大前程,可最终却是去了钱庄。
钱庄……
家里人说那是生意人。
他为官多年,最终竟然去做生意。
连丈人那边都觉得丢人,街坊们有时候会在背地里偷笑,孩子出门都会被嘲笑。
但他并未觉得迷茫。
在沈安的教导之下,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国家可以强盛于军队,但最终会败于钱粮。
前汉崩塌的深层次缘由不谈,但就表面的缘由,那就是天灾……
天灾断粮,若是有庞大的储备如何?
那么黄巾军可还会作乱?
前唐若是钱粮充裕,府兵制会崩溃吗?
翻看史书就是在迷雾中寻找那些兴衰兴替的缘由,而浮于表面的就是缺少钱粮。
沈安说钱庄会大兴,于是他勤勉的去做,一家家的分店开下去……
他在憋着。
许多人说唐仁就是个生意人,他从不恼怒,只是笑脸以对。
但他一直在憋着。
直至今日。
这一切终结!
他抹去泪水,从躺椅的下面拉出来一个木盆。
木盆里泡着几张纸。
他把已经被泡的看不清的纸张拿起来,然后塞进嘴里,缓缓的咀嚼,吞咽下去。
前日的夜里,他在钱庄查账,闻小种悄然而至,给了这几张纸,让他背熟理解后毁掉。
这几张纸上记录了沈安对大宋金融的认识,唐仁仔细看了,觉得这就是破解大宋财政困境的秘技。他如痴如醉的倒背如流,然后毁灭。
他吞了被泡软的纸张,打个饱嗝。
“什么?竟然是……咱们竟然成了大宋的钱袋子?”
外面突然传来了惊呼。
“刚才传来的消息,官家和相公们在朝堂上咨询了判官,对判官赞不绝口,官家亲口应承,此后大宋钱庄就是大宋的钱袋子,但凡关乎钱钞之事,以后都归咱们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