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是是,我糊涂了。方丈啊,咱走吧。”
“泓慈?方丈?”萧泽猛然醒悟,脑中记忆清晰起来。“对,我是泓慈。”
“泓慈”笑了笑,同农人说道:“斋饭贫僧就不吃了,去帮村民看看病痛吧。”
汉子将箩筐重新挑上,领着泓慈往村里走,一边同他谈笑:“方丈啊,你不是说吃百家饭,做百家人吗?这一年啊,也只能见到你两三次,不赶这点吃饭时间吧。”
听汉子与村妇的语气,同泓慈显得十分亲热,像是熟识已久的老朋友了,半点不觉生分。
“贫僧已在村里已吃过九十七家饭,再有三家就满百家了。”
泓慈身为佛门大庙千光寺的方丈,也没有架子,同农人谈谈笑笑,相当随和。
“哈哈,方丈啊,你看我们三家今天遇到你,不正是缘分吗,不如就吃完我们三家,凑个圆满。”
泓慈问他们道:“灵山村后人许多已到婚龄,近两年成亲的也不少吧?”
村妇喜说着:“是呀大师,咱们村呀,人丁要兴旺咯。光是今年半年时间,就有两百多对结亲的呢。”
泓慈点头,关心道:“戴明家那小子成亲了吗?”
“成了成了,也是今年结的亲。他们家几代单传,就这一根独苗,宝贝着呢。”
四人皆笑。
泓慈又打听了村中几个年长老者的近况,得知有对夫妇已经离世了,不免伤叹:“百姓肌体羸弱,寿元难久,百载春秋转瞬即逝,可惜,可惜……”
农汉不以为意道:“骇,哪有什么百载啊,能活七十就高寿嘞。”
另一汉子说道:“是啊,咱们常年做体力活的,身上毛病多,要不是寺里高僧时常下村里医治,咱们这日子还不知道有多苦呢。”
“是喔,别说什么长寿短寿,对咱们农人啊,无病无痛自然老死,就已经是很有福的事了。”
农人们一人一语,对于生死之事并不太忌讳。
村妇走到泓慈身旁,同他并肩走着,有些局促的问道:“大师啊,咱们村里人依赖千光寺太多了,大家伙都想山上进香,表达一下心意。想要祈福的也很多嘞。”
泓慈偏了偏头,已经知道她想要说什么了。
村妇接着说道:“咱们在小灵山脚下生活这么多年,千光寺一直不对外开放,你看,你这不是当上方丈了,能不能改改规矩,让大家伙能上山去,祈个福,还个愿啥的?”
“是啊是啊。”两位村汉附和着。
这不仅是他们三人的想法,更是全体村民的想法。他们在小灵山外生活不知道多少代了,千光寺从来就没曾开放过,大家伙都想到山上看看啊。
看看小灵山的风景,看看寺里的高僧,烧烧香,听听佛,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泓慈道:“千光寺在郡城外设有进香祈愿的庙堂,你们可以去那里。”
“啊呀,方丈,你看咱们这些农民,天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郡城那得多远啊。”
“是啊方丈,再说了,咱们就在小灵山边上,干嘛舍近求远去那个小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