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文明破晓女主 > 第652章 美国卖粮二(第1页)

第652章 美国卖粮二(第1页)

徐世昌拿出了涵养功夫,神色毫无变化,但是心里面对于段祺瑞提出的问题有些讶异。

“增量经济又是如何”,这么一个问题可以当做询问什么是增量经济。徐世昌好多次在报纸上看过对“增量经济”的介绍,觉得段祺瑞不至于没看过。

如果不是搞不清楚增量经济的定义,徐世昌猜测,段祺瑞问的大概就是增量经济会引发何种动荡。而且段祺瑞想听到的不会是平平淡淡的介绍,方才何锐说过,在“存量经济”下,搬张椅子就要死人。大概得有如此穿透力的看法才能让段祺瑞满意吧。

就听何锐介绍道:“段议长,增量经济也分两种。一种是改朝换代之时,那时候天下经过大乱,人口最少死了一半。豪强的土地被没收。新王朝见识了兼并引发的国家财政危机,自然会抑制。如此一来,每家每户收入都会增加,于是国家头几十年中都蓬勃向上。”

段祺瑞与徐世昌两人都算是见识过世面,而且对劳动人民毫无感情。听了这话,都微微点头,觉得何锐这看法倒也自圆其说。

但段宏业却皱起眉头来,神色间有些不忍。最终忍不住小声问道:“主席,我可否问个问题?”

段祺瑞登时怒了。他对自己的儿子有了解,早些年放浪,一事无成。这几年虽然收了心,专心棋术,但是对政治依旧一窍不通。如果何锐的谦逊是真的,何锐真的不懂下围棋。那么在政治上,何锐可就不仅仅是九段国手,如果给何锐评个10段,甚至12段大国手,段祺瑞都觉得理所应当。而自己的儿子段宏业则是个连棋子都没有摸过的人。

段祺瑞喝道:“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

段宏业平日里对于父亲的呵斥其实很不以为然,不过这次倒是被吓得打了个寒颤,低下了头。

何锐笑道:“有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段宏业抬眼看了看父亲,不敢乱开口。段祺瑞的愤怒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保护儿子,此时见到段宏业又不敢开口了,又斥责道:“主席让你说,你就赶紧说啊!”

段宏业低下了头,看的段祺瑞都想踹他。捅了篓子,怎么又不敢开口了呢?

思忖一阵,段宏业才抬头问道:“主席,满清退位,中国人口损失不多。这是不是出现不了增量经济了?”

徐世昌一愣,这个问题他其实也想到了,不成想被段宏业给问了出来。

何锐笑道:“呵呵,中国统一后,实施了土改。之前政府讲述过多次,土改的目的就是对已经破产的农村经济进行资产重组,要把人民从破产的环境中拯救出来。这也算是一种增量经济,只是这种增量经济能够维持的时间非常短。当时政府内部讨论,认为即便加上了修建水利设施,能够提供的持续增量时间也不过35年。”

见何锐竟然认真的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而且听何锐的回答,“所以主席才在28年与法国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的协定?”

何锐笑道:“那就是另外一种增量经济。”

段祺瑞想喝止儿子。这次真的是想让这小子别再废话了,国家大事岂是小孩子可以胡乱评价的。从统一中国,到与法国合作,中间可经历过中英战争。何锐的决断向来是看着凶险,但是等何锐做完后才发现,其行事极为有节奏。虽然每一次看着都不留后手,其实胜算高。以段宏业这等家伙,最好完全不要谈论。因为想拍何锐马屁,都很可能完全没拍到点子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段宏业却有些激动,“主席,这种增量是工业化的增量么?”

徐世昌看出了段祺瑞的不安,笑道:“段世兄,我有些事情想问问何主席,要不咱们换个座位?”

见段宏业乖乖闭嘴,让出了靠近何锐的位置,段祺瑞感激的看了徐世昌一眼。觉得还是老家伙们在关键时刻靠得住。徐世昌则问道:“主席,另外一种增量经济是如何的呢?”

何锐也没去管段宏业,“中国在2000多年中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原因在于中国将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发展到了极限。而工业社会则是打破了基于土地的生产模式,开创出新的增量经济模式。我先问诸位一个问题,现在的城市里面楼房林立,如果爆发了战争,这些财富的价值变化的大么?”

徐世昌当即答道:“若是战火连绵,城市里面的楼房价格立刻就跌下去。而且许多人都会逃到乡下,连房子都不要了。”

“工业化的经济增量,是基于人口集中之上。人口集中,就必然出现城镇。有了城镇这个承载财富的空间,才有了容纳经济增量的基础。徐馆长,是宋代经济繁荣,还是清代经济繁荣?”

徐世昌这几年做国家文案馆馆长,终于能静下心读书思考,听了何锐的问题,当即答道:“自然是宋代。”

何锐点点头,“我们与法国实质性结盟,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发展中国的工业。这种增量经济,突破了土地的限制,是以国家的力量维持一个新的生活方式。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来容纳全新的经济增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旧有的社会模式。而且这种社会模式,需要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是财富的创造者!搞清楚了这点,并且针对鼓励财富创造者来制定政策,经济就会不断发展。对于竞争所引发的动荡也能妥善的解决。”

段祺瑞发现何锐竟然把话题重新给拉回到了最初关于“竞争引发混乱”的讨论上。虽然觉得也顺理成章,但是这变化着实有些跳脱,至少段祺瑞觉得好像在论述中有几处说不清楚的地方,何锐并没有做出解释。

徐世昌倒是觉得基本听明白了,他问道:“主席,这么讲的话,怎么给我一种苏联在走中国历朝历代旧路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主席所说的文明程度的差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