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两个弑君夺位的国家,背靠背的关系也暂时使得齐鲁关系迎来和平。
公元前608年五月,远在郑国为质的赵穿,实在无法忍受流落他国,寄人篱下的日子,于是苦苦哀求大哥赵盾,将其调回晋国。
因为赵穿是赵盾最为宠幸之人,他时常替赵盾去干一些见不得人,自己不能干的事情,各种脏活累活都可以让赵穿去做,所以赵盾离开赵穿也觉得不适应。
赵盾于是以祭祀为由,让赵穿返回晋国,赵穿得到消息后,直接返回晋国,并没有按照礼法,去向郑穆公告辞。
郑穆公得知赵穿作为人质,私自回国居然连个招呼都不打,于是觉得晋国人简直没有把郑国放在眼里,于是郑穆公立即让太子夷回国,对赵穿私自回晋做出回应。
赵穿回国后,希望赵盾给他某个好差事,赵盾告诉他,这种事情不能急,你得先立功才行。
赵穿自郑国归来,整日无所事事。赵盾则希望弟弟历经此番风波,能够愈发成熟,以便为其谋划前程,让赵氏进一步掌握晋国大权。
赵盾告诉赵穿,我希望你能在六卿面前立下功勋,以弥补河曲之战中的过失,我还能名正言顺的提拔你为高官。
因为毕竟仅靠我来袒护你,难以堵住天下士人的悠悠之口。
这日,赵盾与晋灵公及一众大夫朝堂议政,众人谈及天下大势,协商如何使得晋国霸业更上一层楼。
众人皆感楚国势力强盛,西部强秦又常趁晋国不备暗中发难,晋国目前是面对秦楚两强联手对抗,有点力不从心。
这时,晋灵公提出,秦共公刚刚继位,年纪轻轻又刚登大宝,此人中规中矩,我们可以以祝贺他继位为由,派人前去雍城祝贺,借此机会缓和秦晋关系,这样就能腾出手来,集中兵力对付楚国。
晋灵公虽然年幼,但是却也不是个碌碌无为之辈,他的这个意见得到大部分人的赞许。
就在此刻,赵穿出来进言道:“我们主动向秦国势弱,有违霸主地位,我有一计,可以迫使秦国屈服晋国。
那就是秦国与崇国互为盟友,崇国弱小,若我晋国出兵攻打崇国,秦国必定出兵救援。届时,我们便可挟崇国迫使秦国与晋国结盟。”
赵穿此计看似极其荒谬,却意外得到赵盾支持。晋灵公当场提出异议,认为秦国新君初立,此时主动和谈会盟,方为上策。
然而,赵盾与晋灵公早已暗自较劲。明知赵穿之计不妥,赵盾仍力排众议,决定派赵穿出兵攻打崇国,试图借此逼迫秦国就范,还能让赵穿立功封赏。
同年六月,赵穿率领晋军一万两千人进攻崇国,企图以此要挟秦国出兵并结盟。
秦共公虽然年轻,却并非善茬,岂能是轻易能被拿捏之人,秦共公果断拒绝与晋国媾和,秦共公并且不派兵救援崇国。
反而是调集两万大军,秦共公亲自御驾亲征,突然袭击晋国焦邑(河南三门峡),这可是晋国在的商贸重要关卡,关内的战略重镇,一旦焦邑丢了,就失去了对王城雒邑的控制,以及经济上会受到秦国封锁。
赵盾和赵穿看到秦共公并不在意崇国,而是亲自带兵攻打焦邑,赵穿又没有能力拿下崇国,关键时刻怂的一批,而焦邑晋国绝对不能丢。
于是立即让赵穿回援焦邑,派郤缺和士会火速救援焦邑,秦共公看到崇国之围不救自解,这才率军大摇大摆返回秦国境内。
但是秦晋两国再结仇恨,至此仇怨更深,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
消息传回绛城,晋灵公气得大骂赵氏一族尸位素餐,没有真才实学,将晋国外交搞得一塌糊涂,晋国霸业逐渐衰败。
欢迎阅读下一章,晋灵公弹弓打赵盾。